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关胜身藏关羽魂:水浒有我定乾坤 > 第83章 忠义堂内论忠义 好汉席间识人心

第83章 忠义堂内论忠义 好汉席间识人心

诗曰:金樽玉盏映寒光,肺腑之言试短长。\k*s^w/x.s,w?.`c.o/m~座上威名压旧雨,席间意气选新梁。忠奸自古分泾渭,向背从来系纲常。一语惊破同心梦,前程各自费思量。

且说关胜在忠义堂上首虎皮交椅坐定,请宋江于左首第一位安坐。

鲁智深、杨志、武松等一众头领,亦各依山寨规矩次第落座。自有喽啰摆上桌椅,按品级分列,顷刻间杯盘罗列,水陆俱备,果品飘香,酒气氤氲。

厅堂之内,虽然主宾谦和,礼数周到,然灯火辉煌之下,却似有一股无形的暗流在涌动。

关胜举起酒杯,朗声道:“宋押司远来辛苦,关某聊备水酒一杯,为押司接风洗尘。山野之地,仓促简慢,还望海涵。”说罢,一饮而尽。

宋江慌忙起身,双手捧杯,满面笑容道:“关将军太客气了!宋江一介逃亡之人,得蒙将军不弃,收留于此,己是天高地厚之恩,岂敢言慢待二字?能与关将军、鲁大师、杨制使、武贤弟这许多英雄好汉同席,实乃宋江毕生之幸!这杯酒,宋江敬关将军,敬各位头领!”

言罢,亦是仰脖而干。他放下酒杯,目光热切地转向武松,笑道:“贤弟,自沧州一别,愚兄心中着实挂念。不想贤弟如今在二龙山大展拳脚,更胜往昔,为兄心中好生欢喜!来,愚兄再敬贤弟一杯!”

武松见宋江如此热情,想起昔日恩义,也端起酒杯,道:“武松也常念宋大哥昔日照拂之情。只是世事难料,不想今日在此重逢。武松敬大哥一杯。”

两人碰杯饮尽。武松坐下后,神色间却不似宋江那般全然的欢喜,反倒多了几分沉稳,目光不时瞟向上首的关胜。

宋江长于察言观色,见武松虽口称大哥,礼数不缺,但眉宇间那份亲近之意,似乎淡薄了不少,心中不由微微一沉。但他面上不露分毫,依旧谈笑风生,发挥他那“及时雨”的本事,与鲁智深、杨志等人攀谈起来。

他先是盛赞关胜治军有方,将二龙山打理得如同铁桶一般,声威远播,实在是江湖上一等一的豪杰。又夸鲁大师禅杖精妙,杨制使刀法绝伦,郝思文手段高明,宣赞拳脚功夫不凡,言语间极尽奉承,听得众人频频点头。′微?趣-暁-税?王¢ *耕¨新*蕞·全\

鲁智深性子首爽,被宋江几句好话一捧,哈哈大笑道:“宋押司果然名不虚传,说话甚是中听!洒家看你也是个爽快的好汉,只不知因何事流落在此?”

此言正中宋江下怀。他放下酒杯,长叹一声,脸上露出无限愁苦之色,说道:“唉,说来话长,真是一言难尽。皆因小可一时糊涂,为那郓城县的阎婆惜所累,失手杀了那贱人,犯下弥天大罪。幸得朱仝、雷横两位兄弟暗中相助,方才逃出牢笼。只是从此便成了亡命之徒,背井离乡,西处漂泊,惶惶不可终日。想我宋江半生谨小慎微,在县衙中也算薄有微名,谁知竟落得如此田地!愧对祖宗,愧对家父,也愧对江湖上抬爱我的诸位朋友啊!”他说到动情处,竟似有泪光闪动,引得席间几位心软的头领也暗自叹息。

他稍稍平复情绪,又道:“小可此番前来,一则实是走投无路,听闻武贤弟在此,特来投奔,望能寻得一处安身之所,苟延残喘;二则,也是久仰关将军大仁大义,治下严明,心向往之。今日得见将军虎威,山寨气象,果然名不虚传。只是……”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试探的意味,看向关胜:“只是小可心中尚有一事不明,斗胆请教将军。我等虽是犯官府罪愆,聚集山林,但终究是炎黄子孙,大宋百姓。如今朝廷虽然奸臣当道,但官家未必全然昏聩。将来若是朝廷肯施恩泽,降下招安文书,不知将军心中,是何打算?我等这般啸聚山林,终非长久之计啊。若能得朝廷赦免,重归王化,为国出力,岂不更好?”

宋江这番话,说得是小心翼翼,既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忧虑,也隐晦地透露出他内心深处那份对“招安”的期盼,更是在试探关胜的底线和志向。

他紧紧盯着关胜的脸,想从中看出些端倪。

岂料他话音刚落,原本还算和缓的厅内气氛,骤然一凝。鲁智深皱起了眉头,杨志面色一沉,武松更是双拳紧握,眼神复杂地看向宋江。^y¢e`x,i?a′k-e·.?c!o^m¨

上首的关胜,原本平静的面容上,那双丹凤眼微微眯起,一道慑人的寒光一闪而过。他缓缓放下手中的酒杯,杯底与桌面接触,发出一声轻响,却仿佛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头。他看着宋江,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冷冽:“宋押司此言,关某不敢苟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