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古道西风卷尘沙,英雄立马望天涯。·我,得*书_城, ~首*发-青州地界风云恶,官蠹民艰遍野花。耳闻苛政心头怒,眼见流离意自差。且探龙山何面目,赤心一片待昭霞。
却说关羽一行人,依着先前计较,离了那高坡,收敛威势,扮作寻常行商模样,拣了条僻静小路,朝着二龙山脚下最近的一处村镇行去。这村镇唤作“石林村”,背靠山峦,面临溪水,若在太平年景,倒也是个安居乐业的好去处。
然则此刻望去,村口歪斜的木栅栏半掩半开,几间茅屋歪歪倒倒,墙壁上露出黑洞洞的窟窿,显是久未修葺。村中道路泥泞,鸡犬之声亦是稀疏,几个面黄肌瘦的村民,见了关羽这十数骑人马过来,虽不见了先前的官差仪仗,但见他们身形高大,气宇不凡,胯下马匹神骏,依旧是惊恐地缩回头去,或是远远避开,眼神中充满了戒备与麻木。
关羽勒马停在村口,环顾西周,但见一片萧条景象,比之先前路上所见,更添几分凄凉。他心中暗叹:“此地己近二龙山,按说山高皇帝远,官府威力稍减,何以民生困顿至此?”
王信催马上前,低声道:“哥哥,这村子光景,好生破败。我等是进村寻个落脚处,还是……”
关羽沉吟片刻,道:“既来之则安之。我等并非官差,亦非强寇,何惧之有?且进村去,寻个店家打听些消息,也顺便让马匹歇息片刻,补充些草料。”说罢,当先催马缓缓入村。
众人随着关羽,小心翼翼地行在村中唯一的土路上。路旁偶有几个胆大的老者或顽童探头探脑,见他们并无凶恶之态,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却也不敢上前搭话。¨墈~书`君* !埂/芯¢嶵_快.
行不多时,见路边有一小小的酒肆,门前挑着一面褪了色的酒旗,上书“村醪”二字。店面不大,几张简陋的木桌板凳摆在门外,一个形容枯槁的老店家,正倚着门框打盹。
王信上前,轻轻叩了叩门框。那老店家惊醒过来,揉了揉惺忪睡眼,见是几个陌生客人,忙起身招呼:“几位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小店只有些粗茶淡饭,若不嫌弃……”
关羽翻身下马,抱拳道:“老丈,我等是过路客商,欲往东边去。途经宝地,人困马乏,想在贵店歇歇脚,讨碗水喝,再买些草料喂马,不知可否方便?”他声若洪钟,却又带着几分温和,尽量显得平易近人。
那老店家见关羽生得面如重枣,长髯飘飘,虽作商贾打扮,却自有一股威严气度,身后从人亦是个个精壮,不敢怠慢,连忙道:“方便,方便!客官快请里面坐!只是小老儿这里实在简陋,怕是怠慢了各位。”说着,引着众人入内。
店堂狭小,光线昏暗,只有两三张桌子。关羽拣了张靠墙的桌子坐下,王信等人则在外看顾马匹,并向店家讨要草料清水。自有随从取出些铜钱付了。
关羽见那老店家战战兢兢,便开口问道:“老丈,看这村中光景,似乎不大太平?我等外乡人,初来乍到,不知此地有何讲究?”
老店家闻言,先是警惕地看了看门外,这才凑近些,压低声音叹道:“唉!客官有所不知啊!这日子,是越来越没法过了!俺们这石林村,背靠着二龙山,那山上盘踞着一伙强人,寨主邓龙,听说原是个僧人,占了宝珠寺,改作山寨。^天-禧¢小¢税.枉- \首\发′虽说轻易不下山来骚扰俺们这些穷苦百姓,但官府隔三差五便要来‘清剿’一番,每次都闹得鸡飞狗跳!官兵来了,比强人还狠,勒索钱粮,抢掠财物,稍有不从,便是拳打脚踢!官兵走了,山上的强人又怕俺们给官兵通风报信,也要下来盘查一番。这日子,真是两头受气,苦不堪言啊!”
关羽听了,眉头紧锁:“哦?这二龙山强人,竟有这般厉害,连官府也奈何不得?”
老店家苦笑道:“厉害?也谈不上多厉害。主要是那二龙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官兵多是些老爷兵,哪里肯用命去攻打?每次来都是虚张声势,放几轮箭,打几声炮,就算交差了。听闻那青州府的慕容知府,只顾着在府里搜刮民财,修建园林,哪里会真心管俺们的死活!赋税一年比一年重,前些日子又加了甚么‘剿匪’的摊派,家家户户都快被榨干了!这世道,真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老店家说着,眼中竟泛起泪光。
关羽听得心头火起,强自按捺。他来自汉末,见惯了官逼民反的惨剧,深知苛政之害。只是未曾想到,这号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宋朝,地方官吏竟也腐败昏聩至此!那慕容彦达之名,他亦有所耳闻,乃是徽宗朝有名的佞臣,果然名不虚传。
他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