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第223章 试探,吴苋

第223章 试探,吴苋

“魏忠贤还没有出发吗?”

“他是要做什么!”

就在成都各种势力翘首以盼的时候,魏正的八百里加急文书抵达成都。_a~i_h·a?o\x/i¢a~o`s_h^u,o!..c-o\m/

封口上盖着南乡侯印与“镇东护汉”的火漆。

文书,很快就从公车司马处转到了尚书台。

尚书仆射李福有些清闲的瞥了信件一眼,就让人转交给尚书令杨仪。

无他,杨仪事必躬亲,且做事井然有条,处变不惊。

他这个副手很多时候,就变成了真的副手,而不是掌权的副手。

不多时,内室之中传来呼啦一声响。

接着,就看见一向稳重的杨仪火急火燎的走了出来:“快,备车,不,备马,我们速去拜会大司徒。”

这一幕,使得整个尚书台的尚书们都有些愕然,何时见过尚书令如此急躁的样子。

便是司马懿大军数十万打到剑阁,其也是言笑晏晏,一切尽在掌握的表情,怎么今日......

“备马!”

李福终究是见过大场面的,当即跟着厉喝一声。

......

在成都的大汉皇宫是按照雒阳复刻的。

宣室,是大汉皇帝办公,接见小范围亲信臣子的地方。

此刻,屏风后方,坐着的正是大汉太后吴苋。

政事方面,她过问的并不多,但有大事的时候,刘禅还是会把她请过来。

屏风外,刘禅展开奏报,案头铜炉正焚着沉水香,墨香混着烟霭,将“孝愍皇帝家眷子嗣已脱虎口”的大字衬得格外庄重。

杨仪手中手中玉笏摇晃着:“魏正劫来三十万魏民,已有数月。

怎么在此时才发现山阳公的家眷?

山阳公刘康乃逆魏册封的公爵,如今却被他迎了回来,这是把陛下的威严置于何地?”

大司徒胡济抚着三缕长髯,解释道:“尚书啊,是孝愍皇帝的子嗣和家眷,还有大汉皇后,不是什么山阳公。?d+i!n¢g·d*i′a?n^t¢x′t\.′c!o!m-

当年先帝(刘备)进位汉中王时,也曾奉表许都,如今魏正救回孝愍皇帝(汉献帝)家眷,于情于理都是大功一件。”

“孝愍“二字——这是大汉追谥刘协的谥号,也是说明刘康的正统性应归于大汉。

虽然后世称呼他们是季汉,或者是蜀汉。

但他们自己,可从来都是自称大汉。

卫将军邓芝叩击着腰间玉具剑,甲叶相撞声里带着不耐:“这一点没问题,当年孝愍皇帝遇害的时候,先帝也曾沿着江水派人去找寻。

谁又知道在那边的是不是真人。

而且,关键魏正的排场!

据沿途官员奏报,他从南乡到汉中的队伍足足绵延二十里,黄金辇车载着曹节,刘康乘朱漆华盖车,沿途散直百钱、施米粥,百姓皆呼‘大汉复兴’!

如今汉中、益州百姓皆传,孝愍皇帝归汉是‘天命回转’,这声势比当年丞相北伐的羽檄还要大三分!”

闻言,胡济微不可察的看了邓芝一眼,并未说话。

侍中霍弋忽然开口:“曹魏篡汉之后,曹节何以还称大汉皇后?

她是曹操之女、曹丕之妹。

大汉若承认她的地位,便是间接坐实了曹魏‘禅让’的合法性;若不承认,又寒了天下归心者的意。”

殿外忽然传来宦官通报,说汉中太守杜祺快马送来急报:“魏正的鼓吹队伍已过汉中郡,百姓夹道相迎,竟有数万人随队南行!”

刘禅手中的奏报“啪”地落在案上,年轻的天子露出焦虑之色:“当年相父(诸葛亮)治蜀,最忌臣子私蓄声威。

如今魏正掌握上庸郡兵权,又兼得民心,更有曹节、刘康这等前朝贵胄傍身......”

他忽然看向胡济,“大司徒,当年王莽篡汉前,也是这般广施恩德、收揽民心......”

闻言,众人面色古怪,就连屏风后面的吴苋也皱起眉头。/x~t,i¨a~n\l*a`i/.`c/o,m·

胡济解释道:“陛下,魏正不过一郡太守,何德何能,可比王莽?

他敢有异心,大将军第一个砍了他。”

“噢!”

刘禅长舒了一口气,又拿起奏报,“那朕就放心了。”

“话虽如此,若魏正此举,是大将军授意的呢?”

这时,杨仪忽然开口道。

闻言,胡济收了声,不再言语。

杨仪趁机向前半步:“陛下明鉴。

魏正此举分明是效仿王莽,先立‘汉室后裔’为傀儡,再借‘顺应天命’收权。

臣请立刻下诏,责问魏正擅自行事之罪,同时召回刘康母子,交宗正寺看管!”

邓芝摇头反对:“不可!

如今曹魏夏侯儒大军压境,雍凉司马懿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