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煜煜有光,更兼身着武服,绣着蟒龙可是显得英武非凡,气势压人。这九门提督一职非同小可,在有清一代是卫戍京城治安防务的最高长官——全名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初时设立于康熙十三年,初时为驻京武官大员,主要职责便是bj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卫护和门禁,更兼职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其实是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的负责人,人数始终保持在三万之重,器械精良,本为皇帝本人亲任,可是而今这摄政王绕过皇帝,亲自擢任这傅传书为九门提督,其野心昭然若揭,——因为自嘉庆皇帝上位以来将其官职升为从一品,非满清权贵不得担任此职,先门卢照林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九门提督之职,皆因他于先皇有不世之恩——当年反清复明人士在济南大明湖畔刺杀皇主,是这位汉人将领舍生取义挡住毒箭,让皇帝幸免于难,所以到了嘉庆临位也就不再更换满洲人做这九门提督,将他视为心腹,卢照林也是感激涕零,誓言为皇上肝脑涂地,向来为嘉庆皇帝倚重,谁料而今摄政王竟以那大不敬之罪革去卢照林九门提督之职,让这傅传书做了这位置,虽然不甘却也无法,因为现在的情刑皇帝身边除了四大顾命大臣和禁城侍卫,似乎也无其它势力,如果和摄政王鱼死网破,只怕毫无胜出的机会,嘉庆皇帝知道自己身在危城,只有韬光养晦,暂时隐忍,只待将来龙跃于渊,再行鹤唳九天之举,将这忤逆隐有篡位之心的摄政王一举拿下,方出今时之恶气,否则何以君临天下?
傅传书知道自己再不出手,便为人落下口实,所以他从一名兵士手中取过一条白蜡杆子枪,噗地抖了一个大大的枪花,向着袁承天道:“袁师弟,师兄不恭了,请出剑。”袁承天不欲以自己的轩辕神剑对付师兄手中普通的长枪,便也从一名兵士手中取了一把长剑,刷地耍了个剑法,说道:“我虽在袁门,但是咱们还有同门之谊,所以我还是尊你为大师兄,至于你领受不领受,我也是无法。”傅传书长枪一抖,便向着袁承天刺去。袁承天也不敢托大怠慢,因为他知道这位大师兄自承师父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内功心法以来,便隐隐武功大成,所以不可以小觑。虽然袁承天的“乾坤一指”和“国殇剑法”也是不世武功,可是说到内功只怕尤有不足。今日见这大师兄掌中这杆枪使出,以气御枪,枪身均是劲气所罩,便是长枪之上的红缨也被他内力震动飞扬而起,可见大师兄此时已然全力施为,因为在场众人都是武功在身,尤其是这戴复古更是大高手,否则何以做到丐帮传功长老的位置,所以他也不可以手下容情,被人瞧破,落下口实,他便难以在京城立足,恐怕还有杀身之祸也未可知?所以袁承天见大师兄长枪到处卷起阵阵阴风,也不深责于他,因为高处不胜寒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所以身有同感,便如他身为袁门少主一样不能随心所欲,处处拘于形骸,也是无可奈何之举。
傅传书见袁师兄出剑总是点到为止,不为己甚,知道这位小师弟从来悲天悯人,不为己甚,可是有时别人看他仁慈便觉他是个不会心机,不通时务的傻子,以为可欺,总是暗中讥讽于他,觉得他仿佛是个不入流的怪物,处处与别人不同,好像是孤高傲岸,又似乎众人皆醉我独清,于这浊世中为卓立不群之人物!可是世人又有几人知他真心地,只是看其虚表,以为不堪大用,所以多以诽谤为事。——可是他从来不记恨这些人,觉得他们人人愚不可言,身在浊世而不以为苦,反以为乐,不知道自己的本来真面目,所以一个个沉沦于斯,这也是无可救药之事!纵然袁承天于苍茫世间奔走呼号,似乎也无济于事,难以唤醒奴役不自觉醒的人!
戴复古又岂有看不出端倪,见这袁承天本来可以一剑洞穿傅传书小腹,却在紧要关头,偏偏失了准头,不再招式用老便自换招,处处容让于这位掌门大师兄傅传书。傅传书已看出戴复古的眼神之意,他便压低声音道:“袁师弟现在是生死以之的事情,你莫容让于我,既使你不下杀招我也不领这份情。你要知道我现在已是九门提督,为皇家效命,可说身不由己,缉捕天下乱党乃是我职责所在,所以今日你只怕难脱干休,所以你要全力施为,否则……”
袁承天见大师兄话说到这份上,自己再行一味容让,便是看他不起,当这众人之面时间长了便是一般官兵也会瞧出端倪,自己怎么令大师兄难堪,当众出乖露丑下不台,想到此处,他便剑锋一转,剑招由先前的轻灵毫无杀气转为剑气笼罩,一时竟让这傅传书近身不得。傅传书忽见小师弟展开这剑法与适才大相径庭,处处透着天地悲凉,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