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婚旨意下达后的第六日,宫里又来了旨意。,3*8!看·书~网′ ?追?最?新·章_节?
“皇上请诸位进宫,细细商议赵王和贺小姐的婚事……”为首的太监笑着说明来意,语气里满是客气。
贺大爷听了,顿时瞪大了眼睛,几乎要怀疑自己的耳朵。
皇子的婚事历来都是礼部一手操办,从纳采到亲迎,哪一步不是照着钦定的礼制来?
莫说让外臣进宫商议,便是寻常宗室想插句话都难,何曾有过这般亲民之举?
贺二爷心中亦是惊涛骇浪。
他定了定神,强自镇定道:“劳烦公公亲自跑一趟,还请稍坐片刻,我们这就更衣随您进宫。”
太子书房,李承泽将茶盏重重搁在案几上。
上好的龙井溅在摊开的文书上,晕开一片暗色的水渍。
“殿下。”得福战战兢兢地递上帕子。
李承泽脸色阴沉,挥手打落帕子。
刚得到消息,贺家人正由太监引着往福宁宫去了。
同样是儿子大婚,其他几个皇子的婚事全部交由礼部等操办。
就是他这个太子,从赐婚到婚礼,桩桩件件都由皇后一手操持。
可轮到赵王——皇帝竟要效仿民间,亲自与贺家商议婚仪?
他这个父皇的心都偏到了天边。
“备轿。”李承泽突然起身,玄色蟒袍上的金线云纹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去福宁宫。”
得福跪倒在地:“殿下三思!皇上并未宣召。”
“孤去给父皇请安,关心一下弟弟的婚事,有何不可?”李承泽冷笑一声,目光扫过案头那支素银钗。.三?叶-屋? ^更-新?最,全,
福宁宫里,精美的三角铜炉吐着细细檀烟。
皇帝与珍妃并肩坐在首位,侧首坐着赵王。
下首依次是礼部、钦天监、内务府等的官员,俱垂目敛息,不敢高声。
“皇上,贺家人到了。”门口的小太监扬声通传。
“让他们进来。”
贺大爷一身崭新官服,紧张得差点被门槛绊倒。
其他人也没好到哪里去,皆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唯恐行差踏错。
皇帝抬眼,目光先落在徐氏脸上。
那妇人己近西十,却仍风韵楚楚,眉眼间与贺宝儿有几分相似。
“赐座。”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不由自主地放柔了声音:“今日只论家礼,诸位不必拘束。”
贺大爷等人跪拜谢恩,心里却仍旧擂鼓。
今日议的是孩子的婚事,十丫头不便列席,只有他们几个长辈出面。
皇帝示意他们起身,还让宫人调整座次,将几人的座位安排得近些,又嘱咐御膳房多准备几道南方口味的菜肴。
珍妃看着几人,温声开口:“两个孩子情投意合,本宫也替他们欢喜。聘礼单子昨儿己拟好,只等诸位过目。”
聊起聘礼,帝妃又问徐氏准备给女儿添些什么嫁妆,连被褥要绣什么纹样都细细问了几句,活脱脱像个操心晚辈婚事的长辈。
正说话间,外头小太监又报:“皇上,太子殿下求见。”
“让他进来。”皇帝开口道。
李承泽一袭墨袍,袖口绣着暗金卷云纹,步履沉稳而入。+3+5_k+a.n¨s+h+u-.′c′o!m¢
他先对着上首的帝妃深深一揖:“儿臣给父皇、珍妃娘娘请安。”
“父皇,儿臣听闻福宁宫正在商议七弟婚事……婚姻乃终身大事,儿臣想着过来听听,也好替七弟尽份心。”
他声音清朗,不高不低,端得是储君的得体风范。
一番冠冕堂皇的话语,既显出对皇帝的恭顺,又透着对弟弟的关心,仿佛真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难为你有这个心。”皇帝眸色微动,抬手道,“赐座。”
李承泽谢恩落座,恰与李承翊面对面。
兄弟二人目光一触。
一个温雅含笑,一个冷冽如霜。
一个眸中燃着暗火,一个眼底藏着清浅波澜。
皇帝看完呈上来的嫁妆单子,笑着对贺二爷和徐氏说:“嫁妆不必太厚重,赵王府里什么都不缺,孩子带着真心过去,比什么金玉都珍贵。”
夫妻二人连忙起身谢恩,眼角的笑意藏不住。
李承泽听到这话,面上没有半分异样,可袖子下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当年他娶西夏公主时,皇帝连嫁妆单子都没瞧过一眼。
“礼部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