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的清晨,阳光像一把钝刀割开云层,在张薇公寓的落地窗上投下斑驳的光影。.d~1\k!a*n¨s-h-u¢.¨c′o?m/林涛站在客厅中央,手套上的指纹粉在阳光下泛着银灰色的微光。他的右眼瞳孔在强光下收缩得比左眼慢了半拍,这种细微的不协调感自从昨晚从圣心疗养院回来后愈发明显。
"凶手是从阳台进来的。"秦越蹲在落地窗前,指尖轻触窗框边缘几乎不可见的刮痕,"专业级的开锁工具,没有留下任何指纹。"
林涛的目光扫过客厅。茶几上的咖啡杯还留着半杯已经凝固的液体,沙发上的抱枕整齐地排列着,没有任何搏斗痕迹。整个现场就像一幅精心布置的静物画,完美得令人不适。
"太干净了。"林涛走向卧室,"像有人特意打扫过。"
卧室门半开着,一股淡淡的消毒水气味从门缝里飘出来。林涛推开门,阳光透过薄纱窗帘照在床单上那片已经变成褐色的血迹上。张薇的尸体已经被移走,但法医标记的轮廓还留在那里——一个扭曲的人形,双臂张开,像是要拥抱什么。
"致命伤在这里。"秦越指着轮廓颈部的位置,"一刀切断颈动脉,手法干净利落。凶手要么非常专业,要么..."
"要么练习过很多次。"林涛接上她的话,太阳穴突突跳动。他的视线落在床头柜上——一个首饰盒敞开着,里面的项链和耳环散落在周围,但最上层的钻戒不见了。
"伪装成入室抢劫?"秦越走到衣柜前,"但奇怪的是..."她拉开抽屉,"这些名牌包一个都没少。如果是抢劫,为什么不带走更值钱的东西?"
林涛的耳鸣突然加剧,耳道里仿佛有无数细小的虫子在爬行。三年前那个仓库爆炸案的现场浮现在眼前——同样过于"完美"的证据链,同样刻意布置的假象。那次错误的判断让一个无辜者坐了三年牢,直到真凶意外落网才真相大白。
"林队?"年轻刑警小李的声音从门口传来,"物业监控调出来了。案发当晚确实有个可疑人物进出这栋楼。"
监控室里,显示屏的蓝光映在每个人脸上,给空气镀上一层冰冷的质感。林涛盯着屏幕上的时间戳:7月7日23:17,一个穿黑色连帽衫的身影走进电梯,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但当他抬手按楼层时,袖口露出一截银色表带。
"暂停。"林涛突然说,"放大右手腕部。¢狐_恋\雯+茓^ ~哽~鑫-醉^全\"
画面放大后,一个模糊的φ形疤痕隐约可见。林涛的呼吸一滞——和昨晚在疗养院地下室看到的那个黑影一模一样。
"23:34,同一个电梯。"小李切换画面,"这次他低着头快步离开,右手插在口袋里。"
秦越凑近屏幕:"看他的走路姿势,左腿似乎有点跛。"
林涛的右眼刺痛起来,仿佛有针在角膜下游走。他想起地下室那些刻着编号的门,想起控制台上"认知重构进度77%"的机械女声,想起照片背面"第七即第一"的潦草字迹。
"林队?"小李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死者的电脑数据恢复了。最后浏览的是一个加密文件夹,技术科刚破解出来。"
电脑屏幕上跳出一系列文档,最上面那个命名为【圣心疗养院-镜像计划】。林涛点开文件,里面是张薇手打的调查笔记:
【陆铭父亲陆文渊1999年死于疗养院火灾,但火灾原因存疑。据前护士长透露,事发当晚地下实验室有异常响动。七名患者离奇失踪,官方记录为"转移治疗"。
杨振医生名义上死于同场火灾,但2001年有人在新加坡见过与他极为相似的人。值得注意的是,杨振右手腕有独特疤痕(见附图φ形标记)。
陆铭继承父亲研究笔记,近年发表的神经科学论文中多次提到"镜像神经元同步"概念,与当年疗养院秘密实验高度吻合...】
文档在这里中断,最后修改时间是案发前一天。
"查一下陆铭的不在场证明。"林涛的声音低沉,"还有,联系鉴证科重点检查死者指甲缝里的残留物。"
法医实验室的冷光灯下,张薇的尸体躺在不锈钢解剖台上,像一件被拆解的工艺品。秦越戴着放大镜,小心翼翼地用镊子从死者紧握的右手指缝中取出一枚袖扣。
"意大利定制款,纯银镶黑玛瑙。"她将袖扣放在物证盘里,"内侧刻着'lm'缩写——正好是陆铭的名字拼音首字母。"
林涛拿起袖扣对着灯光转动,黑玛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