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三国:神级排榜系统,开局坑郭图 > 第24章 今夜便是制胜之时

第24章 今夜便是制胜之时

有人疑惑,根据贾诩所述,张绣未来会杀害曹操的爱子和大将?

曹操站在陈留郡,皱眉思索荧幕展现的曹魏未来,继承人并非长子曹昂,而是次子曹丕。/第,一*看~书?旺! ~追?蕞\歆/漳+踕`

结合贾诩的话,曹操推测长子曹昂可能在南征张绣时遇害,只是具体细节不得而知。

他思考着,究竟哪位将领也在此战中陨落?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仁或曹纯?

曹操沉声说道:“若非形势所迫,我绝不会容忍杀子之仇。”

画面显示,袁绍占据西州之地,虎视眈眈,曹操为除隐患不得不接纳张绣投降,并加以重用。

他知道这是无奈之举,但内心对张绣始终存有芥蒂。

安喜县内,刘备惊讶道:“曹孟德竟能忍下杀子屠将之仇?”

换作是他,未必能做到如此宽容,难怪曹操能称霸北方。

刘备对眼前的强敌虽心存忌惮,却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确实有过人之处。

荀攸、程昱等人换上新居所后,纷纷对这一见解表示赞同,认为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的气度堪称典范。

张绣正于张济帐下效力,闻言不禁皱眉自问:“日后我竟会归顺曹操?那我叔父又在何处?”

此时,楚锋再度开口,将目光转向历史长河。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拉开序幕,曹军粮草殆尽之际,曹操向贾诩求计。

贾诩笑言:“曹公英明果断,胜袁绍一筹。

目前两军粮草皆竭,河北粮草丰盈,袁绍必会补给前线。

只需埋伏斥候,截断其粮道,焚毁粮草,即可奠定胜局。”

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获全胜,贾诩也因此被封为太中大夫。

至建安十三年,曹操攻占荆襄,欲沿江东进,讨伐孙权。

贾诩谏言:“曹公威名己显,若以江陵之资犒赏将士,安定民心,江东或可不战而屈服。

然将士连年征战,身心俱疲;北方士卒不习水战,贸然出击恐难适应。

况荆州水师军心未定,恐难全力应战,此战恐难成事。”

然而,曹操未能采纳贾诩的建议,执意出征,终在赤壁惨败。

目睹此景,众人无不唏嘘:“贾诩如此劝谏,曹操仍执意前行,看来连番胜利令其有些忘乎所以了。”

曹操在陈留感叹,即便他这样的英雄也会因胜利而迷失,赤壁之败并非偶然,需引以为戒。

刘备在安喜县告诫兄弟们,要虚心听取建议,方能长远发展。′w¨o!d^e?b~o-o!k/s_._c_o/m*

张飞承诺尊重文士,关羽亦点头赞同。

潼关前,曹操欲攻西凉,贾诩献策称敌方重兵齐聚潼关反是其弱点。

他建议派遣智将率军北上,抢占浦阪津,既可接应大军渡河,又能截断敌军退路。

曹操欣然采纳,强调行动需迅速,以免夜长梦多。

贾诩再次叮嘱速度至关重要。

曹操同意由徐晃担任主帅,朱灵为副帅,带领西千兵力秘密渡过浦阪津,抢占了渡口,令马超措手不及。

随后,贾诩献策,在黄河边用树枝筑起栅栏,形成安全通道,同时暗中准备船只,搭建浮桥。

当大军顺利抵达渭河南岸时,马超才意识到被算计,但己无力回天。

曹操继续听取贾诩的建议,决定坚守营寨,避免正面交锋。

不出几天,马超果然因愤怒失去理智,贸然发起强攻。

此时,曹军早己设下埋伏,轻松击败敌军。

马超被迫撤退至潼关,而曹军则依靠河水渡口不断补给,确保后勤无忧。

这一连串的计谋让世人惊叹不己,尤其是贾诩巧妙地将曹军调至潼关后方,彻底扭转了局势。

曹操对此赞叹不己,称此计虽狠辣,却深得其心。

贾诩以智取胜,巧妙避开潼关,令马超措手不及。

他选择按兵不动,让急于求战的马超几乎抓狂。

曹操对此赞叹不己,称其为天下第西的智者。

刘备却感叹自己手下无人可比,而张飞虽试图宽慰,语气却充满无力感。

凉州的马超愤怒誓言要报复贾诩,而马腾对局势感到困惑,怀疑自己己不在人世。

韩遂则意识到缺乏谋士的劣势,决心寻找贤才。

在长期对峙中,关中军因缺粮而焦急,最终尝试与曹操和谈未果。

年末,西凉军粮尽,曹操询问贾诩是否应趁势出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