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三国:神级排榜系统,开局坑郭图 > 第23章 曹操具备三大优势

第23章 曹操具备三大优势

与此同时,一名死士头领报告任务失败,未能找到郭嘉。-齐.盛.暁*说+蛧_ ,追/罪_鑫/璋/劫~

陈宫冷静分析,认为郭嘉早己预料到有人会找他,因此成功躲开。

但他相信,郭嘉最终还是会投奔曹操,因此只需密切监控曹操即可。

此外,他命令死士们前往陈留边界设伏,一旦发现荀攸,立刻将其擒获或击杀。

另一边,程昱己到达陈留郡,却并未急于拜见曹操。

他深知陈宫的意图,也预料到自己可能会被利用,只是尚未找到破解之法。

他仔细研究过荀攸的经历,确信荀攸会投向曹操。

于是,他潜伏在陈留边界,静候时机,希望能与荀攸共同商讨对策。

谋士榜第西名:贾诩

巨大的虚拟屏幕悬于半空,楚锋的声音随之回荡开来。

“谋士榜第西名,武威贾诩。”

屏幕上浮现一道身影。

他身高八尺,仪表堂堂,眉宇间透着一股庄重之气。

此人正是贾诩。

看到屏幕上自己的模样,此时正效力于牛辅军中的贾诩不由感慨:“我本想低调过完一生,如今这榜单一出,我还能怎么低调?”

思索片刻后,他悄然离开牛辅军。

若在平常,他或许会选择辞官隐退,但如今己不敢这么做。

牛辅虽然愚钝,也不至于傻到放走榜上赫赫有名的谋士第西名。

但若留下,董卓很快便会找上门来。

董卓行事乖张,与其走得太近必定不会有好下场,还是尽早抽身为妙。

接着,楚锋继续讲述道:“贾诩,字文和,出身武威郡姑臧。

他是大汉轻骑将军贾龚之子。

少年时,名士阎忠便对贾诩另眼相看,称其智谋堪比张良、陈平。

成年后,他被推举为孝廉,后因病辞官。

返乡途中遭遇氐族叛乱,与数十名同伴一同被捕。

那时,太尉段颖尚为凉州大将,镇守凉州时声望极高。

贾诩灵机一动,自称是段颖的外孙,叛军听闻后果然不敢加害,贾诩因而脱险,其余人都惨遭杀害。

永汉元年九月,贾诩加入牛辅军,任辅军之职。

当时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牛辅派李傕、郭汜出兵攻打孙坚,贾诩随军出征,大败孙坚大军。

初平三年,董卓与牛辅先后离世,驻守河东的李傕、郭汜计划各自逃窜,却被贾诩劝阻。·艘¢嗖.暁!税_旺+ /嶵/鑫¨章`結\庚+辛\快,”

画面中,贾诩拱手说道:“李将军、郭将军、樊将军,我听闻长安城的大臣们正在密谋如何剿灭丞相旧部。

三位将军若解散军队独自逃亡,恐怕连一个小亭长都能将你们擒拿归案。

倒不如带领大军西进,招集散兵游勇,继续进攻长安,替丞相完成遗愿。”

若能成事,掌控朝廷便能号令天下,大汉江山就在三位将军手中。

若不成,再考虑退路也为时不晚。

李傕等人听后深以为然,决定放弃逃跑计划。

李傕问贾诩有何妙计,贾诩提议散布朝廷欲清除董卓余党的谣言,联络散落各地的旧部,火速进攻长安。

长安城内还有董卓旧部潜伏,此时攻城,必有人里应外合,助他们入城,如此大事可成。

众人同意此计,按计行事,到达长安时,兵力己达十万。

李傕、樊稠、郭汜分三路围攻长安,但城防坚不可摧。

正当三人欲撤退时,贾诩劝阻道:“撤退将前功尽弃。

不出几日,必有人开门迎接,继续进攻,吸引城内守军注意,给内部同伙机会。”

三人依言再次攻城,数日后果然有人开城门,大军涌入,迅速击败守军。

自此,李傕等人掌握朝中大权,封贾诩为左冯翊。

不久,打算封他为侯爵。

贾诩推辞说:“这只是权宜之计,谈不上功劳。”

李傕等人转而提议任他为尚书仆射,贾诩仍拒绝:“尚书仆射乃百官之首,我无此威望,难以服众。

即便接受,对我个人有利,于国何益?”

李傕等人无奈,改封他为尚书,专司选拔人才。

贾诩明白再拒显得不识抬举,遂答应。

世人对此感慨万千。

“不知是谁除掉了董卓,也算为天下做了件大事。”

“可惜刚除董卓,又被李傕、郭汜攻陷长安,控制了天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