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所定的《都督府临时官制》写道:“府内于各主务职员外,置顾问员,备一切政务之咨询,由都督延任,定额不得过八人。”这八位顾问都是当时安徽社会名流,除了陈独秀外,还有与陈终身相伴的高语罕,有《存殁六绝句》诗中怀念的“汪叟剧谭骋古今,论才恸惜老成心”汪仲尹老人的儿子汪律本。汪仲尹1906年曾与陈独秀合作主持培养革命人才的徽州初级师范堂,其才识与热忱深为陈独秀所敬佩,可惜于同年冬谢世。不过,既然是都督府的顾问,秘书科的工作自然也要“顾问”,秘书科也欢迎并利用这些社会名流的影响力,所以,陈独秀等这些顾问的名字又经常出现在秘书科对外的文件中。如1912年1月30日皖都督府秘书科电祈孙中山赦免释放刘光汉的电文,署名十人中就有“陈仲”,[95]是14位“议董”之一。当时因1911年“六月间,无为、庐州、合肥、当涂、芜湖、繁昌各州县均遭水患,死亡枕藉,惨不能言”。12月,在上海成立陈独秀等名流组成的“全皖工振筹办处”,为安徽灾民募集赈灾款。[96]陈独秀是这个办事处的14位“议董”之一。而由于陈独秀名气之大,大大盖过别人,因此,亲朋好友的回忆录,也往往把陈独秀这个顾问当成“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