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如此作诗写字,主要集中在1915年以前的早期和1932年入狱之后的晚年。!薪+顽*夲′神′戦~ !追,醉*新′蟑.洁^为什么在领导新文化运动、创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托派时期的中期,至今没有发现他的诗字?有人同意李大钊的说法:“仲甫生平为诗,意境本高,今乃‘大匠旁观,缩手袖间’,窥其用意,盖欲专心致志于革命实践,遂不免蚁视雕虫小技耳。”“仲甫闻此言,亦不置辩。”[93]这里,说陈独秀因“专心致志于革命实践”,无情趣、无时间再作诗写字是可信的,而说其“蚁视雕虫小技”,则不大说得过去。至于陈独秀“不置辩”,并不能说明他同意这个说法,恐有不屑一辩之意。一个以“白发老书生”而终的人,决不会“蚁视”作诗写字为“雕虫小技”的。
辛亥革命中一飞冲九天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一声炮响,打破了陈独秀在杭州教书、吟诗、写字,也许是他一生中最恬静的生活,也是他向往的摆脱寂寞岁月,寻找同志,实现冲天志向,追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的无悔艰苦人生的开始。\天-禧.晓-税\王¨ `埂`芯!罪·全\在接下来的响应武昌起义的各省独立的光复运动中,浙江省府杭州的革命志士也很快行动起来。陈独秀所在的陆军小学就是革命党人的一个联络机关。已经毕业的第一期学生中不少人参加了武昌首义。在校的第二期、第三期学生也积极准备起义。第三期学生还提前发了枪。两个队长,一个是同盟会会员葛敬恩,一个是光复会会员周亚卫。商文蔚等六七个排长都同情革命。教员中更有陈独秀、罗嗣宗等进步分子。
周亚卫队长说:起义工作从宣传鼓动开始,对杭州各机关学校等散发传单。“地理历史教员陈仲甫起草了一篇檄文,由我用一张大纸写好,同排长商文蔚两人深夜里去贴在鼓楼的门旁”(褚辅成说贴在衙署),第二天虽然檄文已被清政府揭走,原位置上改贴了抚台衙门的严厉镇压的告示,但“省垣官吏闻之悚然”。11月4日,新军起义,浙江巡抚曾韫等官吏逃窜,第二天就成立浙江军政府。但陈独秀未参加同盟会,同时与浙江革命领袖人物没有深谊,所以在新政府中没有陈独秀的位置。显然,他的位置在安徽。
安徽的光复过程比较复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珊-芭~墈\书*徃· ^嶵′薪,蟑′节.埂′欣.筷_革命洪流来到时,同盟会派至国内联络长江中下游起义的吴春阳,联络安徽革命党人韩衍、管鹏、高语罕等人于10月31日在安庆发动起义。但是,安徽巡抚朱家宝负隅顽抗,在前一天就遣散安庆新军六十一标工程、辎重、炮、马、步各一营。起义失败。接着,朱家宝见大势已去,与省咨议局勾结,接受袁世凯计议,诡诈地表示愿意转移政权,11月8日宣布安徽独立。朱家宝任都督。革命党人受到排挤。与此同时,原受陈独秀组织的岳王会影响的寿州、六安、怀远、霍丘、合肥、芜湖等地,纷纷独立,省城安庆“已同孤注”。[94]但是,各地独立后均成立军政分府,形成地方割据,形势混乱。于是,吴春阳向九江都督马毓宝请求援兵。马派团长黄焕章率由洪江会党组成的浔军800人入皖,赶走朱家宝。16日安徽重新成立军政府,黄焕章自任总司令。但是,浔军入皖后抢掠不止,糜烂地方。吴春阳直入黄焕章司令部斥责其行,竟被黄枪杀。革命党人准备武装驱逐之。江西都督马毓宝派参谋长李烈钧进行调处,带走浔军。12月2日,孙毓筠出任安徽军政府都督,并依靠军政府参谋长兼青年军总监韩衍统率的军队和南京临时政府陆军第一军柏文蔚的军队,打败了清军倪嗣冲部,裁撤各地军政分府,实现了全省的统一。
孙毓筠出身满洲贵族,本人纳资捐官三品道台。由于岳王会时期与陈独秀建立友谊,深受陈的影响,倾向革命,东渡日本。1906年参加同盟会,曾捐私产十多万金,充革命军经费,后被孙中山派回国,运动长江流域各地新军起义。不幸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判处终身监禁,南京光复前,恢复自由。孙毓筠十分了解并仰慕陈独秀的才智,因此得知被选为安徽都督后,即急电召陈回皖共事。陈独秀也欣赏孙出身贵族而不保守,在1910年春所写《存殁六绝句》诗怀念他的最亲密的十二位朋友中,孙即其中之一,称“夬公说法通新旧”。于是,陈即响应,辞去杭州教职,来到安庆,任安徽都督府顾问。过去一般论著根据张啸吟的回忆,都说陈是任都督府秘书长,实际上,根据当时的《安徽公报》(第4期)公告,秘书长另有其人,是泾县人查秉钧。陈独秀等八人为顾问,在秘书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