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陈独秀见此状,表示同情,又题诗一首:“身随番船朝朝远,魂附东舟夕夕还;收拾闲情沈逝水,恼人新月故湾湾。”[62]1913年,陈独秀在上海回皖城任安徽都督府秘书长前,巧遇因赴日本江户省亲路过上海的曼殊,陈又激动不已,给苏题诗一首:“春申浦上离歌急,扬子江头春色长。此去凭君珍重看,海中又见几株桑。”[63]
苏曼殊对陈也是情深谊长,一分离就常作诗以寄托思念。如1909年1月时,苏与陈曾同住东京清寿馆,3月,二人又同迁江户,5月,苏返东京时作过《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诗一首,颇为真切:“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64]一个感到无限孤寂而对仲兄深深怀念的疯和尚的形象,多么活灵活现地出现在陈独秀面前。从下一节的论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多首陈独秀抒发孤寂之苦的诗作,由此也可以看到他们二人友谊之深,另一个因素,即感情上都是孤寂的两颗心,碰到了一起:惺惺惜惺惺。另如,1913年底,困居上海的苏曼殊又一次东行时巧遇陈独秀,这时反袁斗争失败,陈又在“静待饿死”,苏只得匆匆离去,又作诗《东行别仲兄》诗曰:“江城如画一倾杯,乍合仍离倍可哀。此去孤舟明月夜,排云谁与望楼台?”[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