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所以自动的用功;二是觉得教育不普及的苦痛,所以尽力于平民教育”。[25]而这两点皆可归结为学问的修养与提升。
直至五四热潮渐渐消退,蔡元培的这些设想才得到北大方面的一些响应。1920年暑假,已在美国留学的杨振声给新潮社同人来信,总结了五四后一年间学生思想上的变化。他说:
一般青年的新思想也都萌动了!但是大家都站起来了,向那一方走呢;……所以我想我们以后的责任更加重大了!不但要用杂志上零碎的知识来引导社会,促动社会;还要供给社会一种有系统的知识,有本有源的知识……不是东剽西窃,抄些无头无尾的学说去纯盗虚声。如此看来,我们尽现在多读书多研究学问,造成坚强的有永久性的学识,好预备作社会的真正贡献,倒是更要紧一些了![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