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只眼(陈独秀):《关于北大的谣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第364页。.2.叭′墈!书¨王· _吾·错?内/容*
[161] 只眼(陈独秀):《林纾的留声机器》,《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第371页。还可参见《傅教育弹劾说之由来》,《申报》1919年4月1日,第6版;《新旧思潮》《酝酿中之教育总长弹劲案》《新思想不宜遏抑》(均录《顺天时报》),《每周评论》第17号,1919年4月。
[162] 《傅增湘致蔡元培函》(1919年3月6日),《蔡元培全集》第10卷,第 396~397页;《复傅增湘函》(1919年4月2日),《蔡元培全集》第10卷,第 395~396页。还可参见李小峰《新潮社的始末》,《五四运动回忆录》(续),第211页。
[163] 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第189页。
[164] 胡适就曾两次致函日刊澄清张厚载的谣言,见《胡适教授致本日刊函》,《北京大学日刊》第328号,1919年3月10日,第4版;《胡适教授致本日刊函》,《北京大学日刊》第329号,1919年3月11日,第3版。`咸*鱼+墈.书′蛧′ .追*罪¨芯·章~結′
[165] 《张厚载致蔡元培函》,《蔡元培全集》第10卷,第391~392页;《复张厚载函》(1919年3月19日),《蔡元培全集》第10卷,第931页。
[166] 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中册,第184页。
[167] 蔡元培:《新教育共进社缘起》,《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550页。
[168] 详见彭明《五四运动史》及〔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等书的相关论述。
[169] 参见周天度《蔡元培传》,第192页;萧超然等《北京大学校史(1898~1949)》(增订本),第117页;林辉锋《“五四”运动中的“留蔡助蒋”再探》,《学术研究》2007年第11期。
[170]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504页。
[171] 《学界又发生大问题 北京大学校长出走》,《晨报》1919年5月10日,第2版。
[172] 杨亮功:《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五四》,第133页。
[173] 《文科教授程演生答学生常惠书》,《北京大学日刊》第375号,1919年5月12日,第3版。′6?邀~墈,书!枉? ^已¢发?布?罪*薪+漳¢截~
[174] 庸:《蔡孑民出走》,《申报》1919年5月13日,第11版。
[175] “1919年5月12日日记”,《蔡元培全集》第16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第71页。
[176] 《蔡元培辞去校长之真因》,《晨报》1919年5月13日,第2版。文中所称“得天津确实消息,蔡孑民已于十日乘津浦车南下”,应是蔡元培为免于学界赴津挽留而故意为之。
[177] 《教育界之人心皇皇》,《晨报》1919年5月14日,第9版;《蔡校长出京后之情形》,《申报》1919年5月14日,第6版。
[178] 《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申报》1919年5月14日,第6版。
[179] 《学生联合会电》,《申报》1919年5月13日,第10版。
[180] 《学生联合会第二次宣言》,《申报》1919年5月15日,第10版。
[181] 《挽留北京大学校长电》,《申报》1919年5月13日,第10版;《和平联合会挽留蔡校长电》,《申报》1919年5月15日,第10版。
[182] 《评议会教授会联合会布告》,《北京大学日刊》第378号,1919年5月15日,第2版。
[183] 《昨日之教育界消息》,《晨报》1919年5月15日,第2版。
[184] 《大总统令》,《晨报》1919年5月15日,第6版。
[185] 杨亮功:《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五四》,第135页。
[186] 丁致聘编《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民国丛书》第2编,上海书店据国立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