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民国人物传记 > 第138章完结

第138章完结

[57] 胡适日记,1928年9月3日、12月4日,傅斯年信收入1928年8月胡适日记。_躌′4,看+书. +无.错-内·容-

[58] 本段与下段均见胡适日记,1928年12月14日。

[59] 参见胡适日记,1929年3—7月。

[60] 《胡适与王宠惠往来信函》(1929年3月26日、5月21日),《书信选》上册,第508—509、513页;《谈话录》,第139页。

[61] 胡适日记,1929年4月1日及所附剪报。

[62] 胡适日记,1929年4月21、26日。

[63] 胡适的《知难,行亦不易》就是在旧稿的基础上改写的,从胡适日记中可看到一些关于孙中山“知难行易”的读书笔记,从稿纸和所用的笔看,大概是在美国介绍孙氏学说所写,那时并无批判的意思,则对孙的批评部分很可能是1929年后加的,故胡适批孙其实也不过像他论吴稚晖一样是“借刀杀人”。

[64] 胡适日记,1929年5月6、13日。

[65] 《胡适致周作人》(1929年9月4日),《书信选》上册,第542页。*s^h-a.n,s.h!a+n?y¢q¨.~c!o¨m.

[66] 胡适日记,1929年6月19日、7月2日。

[67] 《书信选》中册,第516页。

[68] 《胡适致吴稚晖》(1928年3月6日),《书信选》上册,第468—469页。

[69] 斯大林语引自其《论中国革命底前途》(1926年11月30日),《列宁斯大林论中国》,上海解放社,1950,第148页,胡适的批语见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所藏该书该页。

[70] 《胡适归国后之言论》,《晨报》1927年6月30日。

[71] 《陈光甫致梁士诒》(约1927年3月),《档案与史料》1987年1期,第66页;英子:《不要杀了》。

[72] 《汤尔和致胡适》(1929年9月29日)、《江绍原致胡适》(1929年10月13日)、《史济行致胡适》(1929年8月30日),《书信选》上册,第545、547、540页。

[73] 张岱年:《论胡适》,耿云志主编《胡适研究丛刊》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第211页。?8\8`d,u^s_h*u+w+a`n\g~._c,o.m!

[74] 胡适日记,1929年7月2日。

[75] 张振之等:《评胡适反党义近著》第1集,上海光明书局,我所见的是1930年的再版,承邹重华先生代觅,谨致谢忱。

[76] 胡适日记存《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收入新月书店1930年版的《人权论集》。

[77] 胡适:《中国与民主》,收在胡适日记,1915年8月18日。

[78] 胡适日记,1928年6月15日。

[79] 蒋介石1928年8月7日的讲话,《盛京时报》1928年8月18日。

[80] 胡适:《惨痛的回忆与反省》,《独立评论》第18号,1932年9月18日,第9页。

[81] 胡适:《人权论集·小序》,第1—2页。

[82] 胡适:《〈淮南王书〉手稿影印本序》,见台湾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的《淮南王书》。

[83] 《申报》1930年11月15日,转引自易竹贤《胡适传》,第332页。

[84] 胡适日记,1928年4月4日。

[85] 《胡适致江冬秀》(1939年9月21日),《安徽史学》1990年第1期,第77页。

[86] 胡适:《双十节的感想》,《独立评论》第122号,1934年10月14日,第2—4页;胡适对“戡乱动员令”的评论见南京《和平日报》1947年7月7日,转引自贾祖麟《胡适》,第261页。

第十二章 余论:《自由中国》与中国自由主义

如前所述,胡适其实一直不那么欣赏国民党的统治,在努力维护中央政府的同时,仍尽量争取有限的自由和民主。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初,胡适滞留美国,尚存观望之心。但由于美国真心接纳胡适之人不甚多,而他又要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