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九月青城 > 第116章 水席

第116章 水席

们敷衍塞责?”

韦雪句句言之有理,老妇知是理亏,欠身道:“是小店怠慢了,一般胡人也就是来吃个热闹,两位既有心品鉴,让老身亲自服侍二位便是。-s¨o`s,o/s¢h′u~.+c,o,m\”

周氏于是把八冷菜,所谓“服、礼、韬、欲、艺、文、禅、政”分别是什么说与二人。原来个个都有讲究,样样都含典故。

『服』:用蛋黄作成蛋衣缚于菜上,代表帝王黄袍加身。

『韬』:用五香腐张卷起香馅,外不知其内,内不知其味,说的是文韬武略。

“馅是什么馅?”

“雨后洛河堤岸上香艾丛中生出的土耳,我们洛阳土话叫‘地圈儿’。”

『艺』:用脆莲雀舌成菜。指莲如画,雀鸣春,乃喻如画江山,歌舞升平的意思。

『禅』:此菜乃时蔬,因武则天皇帝笃信佛教,是不沾荤腥之意。

“我看阿姥手持念珠,应也是信佛之人吧?”韦雪眼尖,早就注意到老妇人戴着佛珠。

“老身礼佛多年,吃斋念佛、抄经读法,日夜供奉,没想到家里还是落得个家破人亡。”老妇人说着忍不住红了眼圈。

“虔诚之心,只为善恶,不求得失,才是真的信佛吧。”乐山听着老妇的话,想起了曾经的几位大师的教诲,不知道为什么幽幽的说了一句。

周氏老妇有些惊讶,上下打量着乐山,又认真的看了看韦雪,说道:“大爷所说,我也是最近才有所悟,一切都是因果。”

“这道是什么?”韦雪指着最后一道凉菜问。

『政』:用雁脯、鹅掌作成。雁知寒暖而迁徙,鹅掌载身而浮水。喻的是当政者应知天下冷暖,民意载覆之道。

尝罢八道冷菜,接着上的是四镇桌:牡丹燕菜、葱扒虎头鲤、云罩腐乳肉和海米升百彩,也就是海米炖白菜。

“这几道菜都是大件,但特别要说的是『云罩腐乳肉』。相传当年武则天所生四子皆令她不满,唯独对太平公主颇为赏心。后来太平嫁给薛绍为妻,送女儿出嫁时武氏以自己的乳汁涂于肉上叫女儿吃下,好叫女儿莫忘了娘心。”

四镇桌各各都是硬菜,虽然色香味俱全,无奈分量太大,只能浅尝辄止,因为后面还有『八中件』。这『八中件』但普通,但又分前五后三。前五为“快三样”、“五柳鱼”、“鱼仁”、“鸡丁”、“爆鹤脯”。后三为三道甜食,八宝饭、甜拔丝、糖醋里脊。

吃到这里,二人已经撑肠拄肚,周氏夫人微微一笑,道“二位爷,吃的怎么样?”

“饱了,饱了。”乐山捧腹深吸了一口气。

“那我们就上食后甜品了。我们这的甜品叫『四扫尾』,依次是‘鱼翅插花’、‘金猴探海’、‘开鱿争春’、‘碧波伞丸’。”

“我明白了,这‘碧波伞丸’听起来像是‘完之’,也就是全席终。”

“这位爷聪明,正是此意。”

“终于完了。”乐山已经实在吃不下了,如释重负。

谁知道周氏的话却没有完,指着‘碧波伞丸’说道:“据传当年武则天吃到这最后一道菜,听成了‘完之’,她颓然长叹一声,此时方悟。”

“这水席不仅是流水不断之意,所含寓意更是钩深极奥,没有老阿姥道来,那真是吃的一笔糊涂账,暴殄天物了。”韦雪心满意足,举大拇指赞不绝口。

“这菜虽好,也非常人都能欣赏,我看二位爷也并非胡人吧。”老妇早已看出乐山和韦雪只是乔装打扮,言谈举止皆非胡人。

“不瞒阿姥,我二人是唐人,只是来这洛阳采办,胡人打扮方便行走。”乐山见已被识破,便实话实说。

“早知如此,我们的伙计也不敢怠慢二位了。”周氏略带抱歉的解释道,“伙计们也不仅仅是因为我家之事,实是胡燕定都洛阳这一年,唐人受尽了番兵番将的欺凌,他们心里也不痛快。”

“大唐繁盛百年,没想到有今天的田地。”乐山这一路看尽了老百姓活在水深火热。

“如果能够早日……”周氏没有说下去,都是掉脑袋的话。

“其实我们小老百姓,不管谁当皇帝,只是想过好自己的日子。”

二人酒足饭饱,与周氏道别,离开新华楼回客栈的的路上,却看见洛阳的街上多了很多僧侣。

回了客栈,竟然也有和尚在打尖住店,二人觉得很奇怪,便把店小二叫来问话。

“可有人找我们?”

“回二位客官,小的一直盯着呢,并无二位客官要等的人。二位客官这水席吃的如何?”

“嗯,名不虚传。我来问你,这洛阳城里为何突然多了这么些和尚?”

“客官有所不知,神会大师在城中设戒坛度僧,不仅是和尚,很多信众都是从四面八方赶来,专门为请牒剃落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