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王 耕欣最全
他推开账房的门时,正看见苏若雪伏在案前,一叠电报稿纸散得像被风揉过的云。
她抬头时,眼底泛着血丝,指尖沾着墨渍:"承砚,重庆这三个月的银元流向有问题。"她抽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日期和数字,"前两个月还是零散商户兑换,这个月突然多了七笔大进项,每笔都是五千块,来自......"她的指甲掐进纸里,"来自上海日商正金银行的重庆分行。"
顾承砚的太阳穴突突跳起来。
他接过纸,看见最后一笔转账日期是三天前,汇款人签名栏写着"山田次郎"——这是他在上海时就熟悉的日商代理人名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们想干什么?"苏若雪的声音轻得像叹息,"联盟的本票信用刚立起来......"
"他们想戳破这信用。"顾承砚把纸折成小方块,塞进胸口暗袋,"用大量银元兑换本票,再集中抛售,让本票贬值。
到时候联盟的钱袋子一乱......"他没说下去,目光落在苏若雪手边的算盘上,珠子被她拨得发亮,"若雪,你查资金链,我去查这些银元的去路。"
苏若雪突然抓住他的手腕。
她的手凉得像浸了井水,却握得极紧:"承砚,他们不会只动钱。"
"我知道。"顾承砚反握住她的手,指腹蹭过她掌心里常年打算盘磨出的茧,"所以我要在他们动手前,先给财政部递份东西。"他从皮箱里抽出一叠稿纸,封面上用小楷写着《战时金融稳定建议书》,"等周立言和张维钧狗咬狗的时候,这份建议书就是......"
"......就是给他们的台阶。"苏若雪笑了,眼尾的细纹里还沾着未褪的疲惫,"也是给我们的盾牌。"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晨光透过窗纸渗进来,在《建议书》的封面上染了层金边。
顾承砚望着那抹光,听见楼下传来黄包车的铃铛声——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晨雾未散时,顾承砚抱着牛皮纸封套站在财政部门口。
他指节叩响红漆大门的瞬间,后颈突然泛起熟悉的刺痒——这是原主纨绔时总被长辈训话的位置,此刻却因胸腔里翻涌的热意烧得发烫。
"顾先生来得早。"门房掀开棉帘,目光扫过他怀里的封套,"张顾问已经在小会议室了。"
顾承砚踏进门厅,檀香混着油墨味扑面而来。
他推开会议室门时,正撞见张维钧对着窗玻璃整理领结,朱砂痣在晨光里红得扎眼。"顾教授这建议书,可是让老朽昨夜翻了三遍。"张维钧转身,指尖虚点封套,"战时银元储备委员会......好大一盘棋。"
顾承砚把封套推到会议桌中央,封皮上"建议书"三字被他用金粉描过,在檀木桌面投下细亮的影:"张顾问知道,联盟本票刚立起信用,若被日商拿银元砸出漏洞......"他顿住,看张维钧的喉结跟着吞咽动作滚动,"倒不如由政府与民间共掌,既保信用,又显官民同心。"
张维钧的手指在桌沿敲出细碎的节奏。
他突然笑了,笑得眼角细纹都堆起来:"顾教授果然会打算盘。"他抽出建议书翻到末页,钢笔尖悬在"附议"二字上晃了晃,"老朽支持。"墨迹落下时,他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这哪是"共掌"?
分明是要分走财政部对货币发行的绝对掌控。
午后的阳光晒得档案柜发烫。
张维钧缩在办公室皮椅里,听筒贴耳的位置沁出薄汗。
电话那头的忙音"嘟——嘟——"响了三声,周立言的破锣嗓子炸出来:"张顾问这时候找我,莫不是嫌之前的梁子还没结够?"
"周长官,顾承砚的建议书要动咱们的钱袋子。"张维钧压低声音,目光扫过虚掩的门,"他要拉民间资本进储备委员会......"
电话里传来打火机"咔嗒"声,周立言的吐息裹着烟味:"你想让我怎么做?"
"财政部今晚要开临时会议。"张维钧摸出怀表,秒针正指向"九","若长官能带着人'恰好'路过......"
"张顾问好算计。"周立言笑了,笑声里带着刀疤抽动的刺响,"行,周某就给你这个面子。"
顾承砚是在报童的吆喝声里知道计划奏效的。"号外!
沪商联署公开信:实业救国当以民为本!"他站在旅馆二楼窗边,看着报童举着报纸往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