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陈进正在修缮一新的药膳馆内查看最后的布置,门外便走进来一个男子。-n^i?a′o^s/h^u_w/.¢c_o/m¢
那人约莫三十上下的年纪,穿着一身半旧的灰布衣衫,面容普通,但眼神却透着几分精明。
他朝着陈进拱了拱手。
“请问,此处可是招募掌柜?”
陈进打量了他一番,点了点头。
此人瞧着倒还算沉稳。
“正是,阁下如何称呼?”
那男子微微躬身。
“在下姓李,单名一个明字。”
他顿了顿,“此前,曾在三家绸缎庄做过掌柜。”
陈进眉梢微不可察地动了动。
绸缎庄的掌柜?
这跨度可不小。
“哦?”
“李掌柜可知,我这招的是药膳馆的掌柜。”
“与绸缎庄的营生,怕是南辕北辙。”
李明闻言,脸上并无意外之色,反而露出一抹浅笑。
“公子说的是。”
他的语气从容。
“绸缎放置久了会起毛球,药材若是保存不当,也易生蛀虫。”
“世间万物,其理相通罢了。”
这话倒有几分意思。
陈进心中微动,面上却不显。
“那你可知,药膳与寻常菜肴,又有何不同?”
李明微微颔首。&??零£点\看?\?书+ 21更±新?±最??快~^?
“自然知晓。”
“药膳讲究药食同源,既要美味可口,更要对症调理,不可随意搭配。”
他话锋一转,“不瞒公子,在下外祖父曾是一名大夫,小子自幼耳濡目染,对浅显的医理,也略通一二。”
懂医理?
陈进心中对这李明多了几分认可。
若真懂些医理,那便省了不少事。
不过,还需考校一番。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既如此,我便考你一考。”
“若有食客上门,言明要补气血,你会向他推荐哪些药材入膳?”
他面上神色平静,心中却在暗暗观察着李明的反应。
李明闻言,面上依旧是那副从容不迫的神情,几乎不假思索,便朗声应答。
“公子此问,正点明了药膳的精髓。”
“药膳,讲究的便是食借药力,药助食威。”
“既要有寻常菜肴的色香味,引人食指大动。”
“更要蕴含药材的调理之效,对症滋养。”
他微微一顿,条理清晰地继续开口。
“若有食客言明要补气血,当选的药材,首推当归、黄芪、红枣。*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
“当归性温,味甘、辛,长于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黄芪性微温,味甘,乃补气之圣药,能固表止汗,托毒生肌。”
“红枣则甘温,归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此三者搭配,气血双补,相得益彰。”
“至于具体的膳食,则可烹制当归炖乌鸡。”
“乌鸡本身便有滋阴补血之效,与当归同炖,更能增强其补血之力,适合血虚体弱之人。”
“亦可熬煮黄芪枸杞粥。”
“黄芪补气,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与粳米同煮成粥,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养血明目,温和易克化。”
“若食客喜甜饮,还可佐以红糖姜茶。”
“红糖温中散寒,生姜暖胃活血,两者合用,既能温补气血,又能驱散寒邪。”
“这般调理下来,保管食客面色红润,精神焕发。”
李明侃侃而谈,言语间透着一股自信。
陈进静静听着,眸光中渐渐染上几分赞赏。
此人对药性的理解,竟是这般透彻。
不仅能准确说出药材的功效,更能将其巧妙地融入日常饮食之中,提出具体的膳品建议。
这份见识,已然超出了寻常绸缎庄掌柜的范畴,甚至比一些初出茅庐的大夫还要扎实。
更难得的是,他所言的当归炖乌鸡、黄芪枸杞粥,皆是寻常百姓家也能负担得起的滋补良方。
可见其心思之细密,并非只知纸上谈兵。
“李掌柜对药膳的理解,确有独到之处。”
陈进微微颔首,心中对他的满意又添了几分。
“不过,药膳馆的营生,与绸缎庄毕竟不同。”
“药材不比绸缎,许多珍稀药材,其成本不菲。”
“你且说说,这药膳馆若要盈利,该当如何定价?”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