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关胜身藏关羽魂:水浒有我定乾坤 > 第169章 关胜修书陈利害 小李广奉使赴水泊

第169章 关胜修书陈利害 小李广奉使赴水泊

诗曰:

义旗高举斥奸邪,尺素传书问不差。!暁*税¢宅. ′已,发*布.嶵?新?蟑¨結?

旧地重临心绪乱,前尘往事似飞花。

芦花深处风波起,且看神箭渡关卡。

此去吉凶皆未卜,忠肝义胆赴天涯。

却说二龙山忠义堂上,计议己定,众头领各怀心事,渐次散去。

关胜将军回到后山书房之中,命亲随研墨铺纸。

但见他端坐于书案之后,面沉似水,双目微闭,似在凝神思索。

片刻,猛然睁开眼,眸中精光一闪,提起那管紫毫笔,饱蘸浓墨,于雪白的宣纸之上,龙飞凤舞,写将起来。

这封致梁山的书信,关胜是费了心思的。

他深知宋江为人,看似宽厚,实则心机深沉;更知吴用诡诈,惯能颠倒是非。

故而信中措辞,既要显出二龙山兴师问罪之意,又不能过于强硬,失了礼数,反授人以柄。

正是要做到先礼后兵,绵里藏针,叫他宋江、吴用看了,既知二龙山之决心,又留有转圜之余地。

信的开头,先是客套一番,写道:“梁山泊晁天王头领麾下:久闻贵寨大破官军连环马,威震八方,扬我绿林声威,关某与山寨众兄弟,谨致贺忱,感佩良深。

尤闻金枪教头徐宁,勇武过人,以钩镰枪法大破强敌,实乃奇功一件,可喜可贺。”

称赞己毕,笔锋陡然一转,首指核心:“然,关某亦闻,当初宋公明为求破敌之策,亲赴东京,设计赚请徐教头之时,曾亲口许诺:

‘事成之后,徐教头若欲归家,绝不阻拦,任其去留。’

此言,想必宋公明与贵寨诸位头领,当不曾忘却?”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一诺千金,言出必践,此乃江湖立身之根本,亦是英雄好汉安身立命之基石。¨x^i¢a!o~s^h\u/o_c-h+i·..c\o\m^

徐教头既己助贵寨成就大功,解了围困之厄,如今欲践前约,携家眷重返故里,乃是人之常情,亦合乎当初约定。

关某斗胆,恳请晁天王念及江湖公理,信守昔日之诺,放徐教头及其家眷离山,以全梁山仁义之盛名,亦不失绿林同道之情谊。”

写到此处,语气己然郑重。

稍作停顿,关胜笔下墨色更浓,字迹也透出几分凛然之意:

“倘若贵寨为一时人才之需,竟置昔日信誓于不顾,强留不放,名为‘爱才’,实为‘囚才’,失信于徐教头一人事小,失信于天下英雄事大!

若此风一开,日后江湖之上,谁还敢信‘替天行道’之大旗?

谁还肯为‘忠义’二字而奔走?

恐非贵寨替天行道、聚义梁山之初衷也。

关某与二龙山众家兄弟,皆重信守诺之辈,闻此事,实难苟同。

翘首以盼贵寨佳音,望晁天王三思而行,勿使英雄耻笑,江湖寒心。”

末了,落款处写上“二龙山关胜谨拜”,盖上自己一方小小印信。

整封书信,不卑不亢,有礼有节,却又字字千钧,将道理、利害、情面都摆在了明处,分量着实不轻。

关胜将信纸吹干,仔细折好,放入一个素色信封之中,用火漆封缄。

次日一早,关胜便将此信郑重交予花荣。`如.文,惘~ ,免?废,跃*黩!

花荣接过书信,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好,周勇又挑选了几名平日里机警过人、武艺也颇为扎实的亲随伴当,一同收拾行装。

出发前夜,山寨之中,略备薄酒,为花荣饯行。

关胜亲自把盏,对花荣再次叮嘱道:“贤弟,此去梁山泊,路途遥远,事务繁难。

那水泊之中,人心叵测,万事须得谨慎小心。

见了宋江、吴用,当以言语交锋为主,尽量避免无谓冲突。

若他宋江尚存几分道理,肯念旧日之谊,便好言相劝,陈说利害;若其蛮横无理,执意妄为,贤弟亦不可堕了我二龙山之威风,当据理力争,不亢不卑,显我等堂堂正气!

切记,贤弟此去,非是孤身一人,你身后,有我关胜,有这二龙山上千百位兄弟,皆是你的坚强后盾!

万一事不可为,切以保全自身为第一要务,速速返回,再作计较!”

鲁智深在一旁听了,把胸脯拍得山响,瓮声瓮气地道:“花荣兄弟,只管放心前去!

倘若那伙鸟人,胆敢对你无礼,或是为难于你,你便发个讯号回来!

洒家第一个点起人马,抡起这禅杖,便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