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把守二龙山前关隘的喽啰,听得杨雄、石秀二人报上名来,言是蓟州来的好汉,身负人命官司,特来投奔关胜将军。/6`妖`墈′书?罔? .首-发′
喽啰不敢怠慢,如今二龙山名声在外,前来投奔的好汉日渐增多,皆需依规矩通报。
当下便有一名小头目飞奔上山,将此事报与忠义堂。
此时,关胜将军正与军师朱武、掌管刑赏的铁面孔目裴宣,以及鲁智深、武松、杨志、史进等一众头领在忠义堂中商议山寨操练、防务之事。
自华州一战后,山寨威名更盛,但也知树大招风,朝廷绝不会善罢甘休,故此各项准备愈发加紧。
听得喽啰来报,说有蓟州来的杨雄、石秀二人,因杀了人,慕名来投。关胜闻言,微微颔首,对朱武道:“军师,你如何看?”
朱武沉吟道:“哥哥,江湖上传闻,蓟州确有‘病关索’杨雄此人,乃是公门刽子手。这‘拚命三郎’石秀,亦是条好汉,只是名声不甚响亮。
他们既是身负人命而来,又指名投奔我等,而非去那梁山泊,想必是听闻了我二龙山仁义之名,真心向慕。
只是不知所犯何事,是除恶还是滥杀,还需当面问清。”
关胜丹凤眼微阖,抚着长髯道:“嗯,言之有理。江湖好汉,多有性情刚烈、快意恩仇之辈,一时血热,犯下事端,亦是常有。
我等既打出‘替天行道’旗号,便不能只看其是否身负官司,更要看其心性品行,所作所为是否合乎‘义’字。
传我将令,请那二位好汉上山,到忠义堂相见。”
喽啰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引着杨雄、石秀二人来到忠义堂前。
杨雄、石秀随着喽啰,一路行来,但见二龙山山路虽崎岖,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沿途哨卡林立,守山喽啰皆是精神抖擞,盔甲虽不尽统一,却也整齐,行动间自有规矩法度,与寻常草寇山寨那等乌烟瘴气、杂乱无章的景象迥然不同。
二人越看心中越是敬畏,暗道:“果然名不虚传!这二龙山气象,便与别处不同,难怪能声震天下!”
来到忠义堂门首,早有军师朱武立于阶下相迎。
朱武见了二人风尘仆仆,却也自有一股英气,含笑道:“二位好汉,一路辛苦。+j.i_n?w-a!n`c~h/i+j/i?.^c?o!m!我家哥哥己在厅中等候,请随我来。”
杨雄、石秀不敢怠慢,整理了一下衣衫,随着朱武步入大厅。
抬头望去,只见厅堂高阔,梁柱粗壮,正中一张虎皮交椅,上面端坐一人,身穿绿袍,外罩铠甲,面如重枣,眉分八彩,目若丹凤,长髯飘洒胸前,威风凛凛,神情肃穆,正是那名满天下的“当代关公”关胜!
看那关胜将军左右两旁,分列着十数员头领。左首当先一人,是个胖大和尚,面圆耳大,鼻首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正是那“花和尚”鲁智深;和尚身旁,坐着一个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的汉子,眉宇间英气逼人,正是那打虎英雄“行者”武松;再往下,有那面色青郁、神情冷峻的“青面兽”杨志,还有那身上刺着九条青龙、英姿勃发的“九纹龙”史进。
右首当先,乃是军师“神机军师”朱武,其后则是“铁面孔目”裴宣,又有“丑郡马”宣赞、“井木犴”郝思文、“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操刀鬼”曹正、“金眼彪”施恩等头领,个个都是精神饱满,目光锐利,气势不凡。
杨雄、石秀二人何曾见过这等场面?只觉得一股肃杀威严之气扑面而来,心中更是忐忑,连忙抢步上前,扑翻身便拜,口中称道:“小人杨雄(石秀),参见关头领!参见诸位头领!”
关胜微微抬手,声音沉稳,不怒自威:“二位好汉请起,不必多礼。赐座。”
自有旁边喽啰搬来两张杌子。杨雄、石秀谢过,却不敢坐实,只将半边身子搭在上面。
关胜目光在二人身上缓缓扫过,问道:“方才听山下兄弟通报,说二位是从蓟州而来,因犯下人命官司,特来投奔我二龙山?”
杨雄毕竟做过公差,此刻面对这许多威名赫赫的好汉,尤其是正中那位气势迫人的关胜,心中更是紧张,定了定神,抱拳躬身道:“回禀哥哥,小人正是杨雄,这位是我的义弟石秀。
我二人……我二人在蓟州,因……因家门不幸,小人那不贤的妻子潘氏,与一个唤作裴如海的和尚私通,更兼一个刁恶的丫鬟从中搬弄是非,被石秀兄弟察知。,兰?兰/闻/穴? ¨毋/错·内¢容?
小人一时怒极,在……在石秀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