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世的传闻……此事,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曹正听了,也凑上前来,低声道:“杨志哥哥说得是。小弟虽不懂甚么军法韬略,但自打关将军上山之后,这山寨的气象,确是日新月异。便说那几条规矩,‘不扰良民,专打恶霸’,听着简单,要做起来却难。可关将军令出如山,说到做到,如今我二龙山在青州地面上,名声是越来越响亮。山下酒店里,南来北往的客人,谈起二龙山,都道是‘义军’,不再是寻常草寇了。好些人私下里,真就信了关将军是关老爷转世,下凡来救苦救难的!”
施恩也点头附和:“正是如此。小弟在山前打探消息,也常听百姓如此议论。都说关将军面如重枣,长髯飘飘,手持大刀,威风凛凛,活脱脱就是庙里的关圣帝君模样。这传言一开,倒让那些想打咱们主意的官兵和土豪劣绅,心里多了几分忌惮。”
武松沉声道:“武松上山时日虽短,却也深感关将军威仪不凡,行事光明磊落,深得人心。无论将军是何来历,他是我等真心敬服的大头领,此乃不争之实。如今既有此传言在外流布,依武松之见,倒也未必是件坏事。”
杨志闻言,抚掌赞同道:“武松兄弟此言,正合我意!关将军自身行得正,坐得端,光明磊落,我等有目共睹。将军高风亮节,或不屑于此等虚名。然我等身处绿林,欲成大事,声望亦是不可或缺。既然民间己有此说,且多是颂扬我二龙山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之举,将关将军比作武圣临凡,我等何不顺水推舟,因势利导?”
曹正心思活络,立刻明白了杨志的意思,接口问道:“杨制使的意思是……?”
杨志道:“我的意思是,关将军不言,我等自当不知,也绝不可在将军面前提及此事,以免惹他不快。但在外间,对于这等传言,我等不必刻意澄清,甚至可以……嗯,让它流传得更广一些。特别强调,正因关将军乃武圣转世,身负天命,故而才行仁义之师,除暴安良,替天行道。如此一来,既能彰显我二龙山的‘义’名,又能慑服宵小,吸引更多真正的好汉前来投奔,岂非一举两得?”
鲁智深听了,一拍大腿:“妙啊!杨志兄弟这脑子就是好使!如此一来,咱们二龙山的名头,岂不比那甚么梁山泊还要响亮?还要正派?”
武松也点头道:“此计可行。百姓信奉鬼神,官府亦有所忌惮。将关将军的威名与‘仁义’紧密相连,对我山寨大有裨益。只是,此事需做得巧妙,不可过于着痕迹,以免显得我等刻意为之,反而不美。”
曹正笑道:“这个容易。小弟这就吩咐下去,让十字坡张青哥哥那边,还有山下酒店的伙计们,平日里与人闲聊时,多‘无意’间提及关将军如何神勇、如何仁义,再‘顺便’提一提那‘武圣转世’的传闻,只当是百姓间的趣谈转述便是。如此潜移默化,自然水到渠成。”
施恩也道:“小弟在山前一带,也可如此行事。只需把握分寸,定能将关将军和咱们二龙山的仁义之名,传遍青州,乃至更远的地方。”
杨志总结道:“好!此事便这么定了。总而言之,将军不提,我等不问,心照不宣。对外,则巧借东风,扬我二龙山替天行道之名。诸位兄弟,以为如何?”
曹正、施恩齐声道:“谨遵杨志哥哥妙计!”
众人计议己定,心中都觉得此法甚妙。虽关胜的真实来历仍是个谜,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利用这“武圣转世”的传言,为二龙山打造一块金字招牌。他们深信,只要紧随关胜,秉持“忠义”,除暴安良,二龙山的前途定然一片光明。
正是:头领密室议玄机,武圣传言堪为奇。顺风扬帆凭义举,声名赫赫固根基。欲知这仁义之名传开后,又引来了何方英雄,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