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夏侯玄被任命为征西将军,并被授予假节之权,都督雍州、凉州的军事事务。¢武·4`墈\书/ ·埂.新?醉?全`(《魏略》记载:夏侯玄升迁之后,司马师接替他担任护军一职。护军负责统领各位将领,主管武官的选拔任用,在夏侯玄之前担任此职的人,大多难以杜绝贿赂之风。当年蒋济担任护军时,军中曾流传这样的谣言:“想要谋求牙门之职,得送上千匹布帛;想要当上百人督,也得拿出五百匹。”司马懿与蒋济私交甚好,听闻谣言后,便私下询问蒋济是怎么回事,蒋济一时间也不知如何解释,只好开玩笑地说:“这就好比在洛阳城中做买卖,少一文钱都办不成事。”两人相视一笑。夏侯玄接替蒋济后,同样没能彻底杜绝这类请托之事。等到司马师接替夏侯玄,他大力整顿法令,从此再没人敢触犯规矩。 )
夏侯玄曾与曹爽共同发起骆谷之役,当时很多人都对他们的这一举措提出批评。曹爽被诛杀后,夏侯玄被征召为大鸿胪,几年后又调任太常。夏侯玄因曹爽之事受到牵连,被朝廷贬抑,内心颇为失意。
中书令李丰,虽一直深受大将军司马师的亲近和厚待,但他内心其实更倾向于夏侯玄。于是,李丰暗中联络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谋划着让夏侯玄来辅政。李丰在朝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他的儿子还娶了公主,而且他与张缉都是冯翊人,有着同乡之谊,因此张缉对他十分信任。李丰私下让担任兖州刺史的弟弟李翼请求入朝,企图让他带兵入京,里应外合发动政变。恰好李翼请求入朝,却未得到批准。
嘉平六年二月,宫中即将举行册封贵人的仪式。李丰等人打算趁着皇帝亲临殿前,各门都有卫兵把守的时机,诛杀大将军司马师,然后让夏侯玄取而代之,任命张缉为骠骑将军。李丰秘密地对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贤等人说:“你们在宫中任职,多有不法行为,大将军为人严厉刚毅,多次提及这些事,张当的下场就是前车之鉴。”苏铄等人听后,都表示愿意听从李丰的安排。(《魏书》记载:夏侯玄向来身份尊贵,却因曹爽之事被废黜,平日里常常怏怏不乐。中书令李丰与夏侯玄以及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暗中谋划叛乱。张缉与李丰是同乡,为人狡黠,他本以东莞太守的身份被召回,成为皇后的娘家人,却也不得志,所以他们都参与了这一阴谋。起初,李丰觉得自己身处机要位置,儿子李韬又以列侯的身份担任给事中,还娶了齐长公主,在朝廷内外都有一定的权势,心中反而感到不安。?j\i~n¢j^i?a`n,g`b~o`o/k,.\c!o+m¢他私下对李韬说:“夏侯玄是天下闻名的重要人物,又有担当大任的才能,却正当壮年就被朝廷永远废弃,而且他还是曹爽的表弟,与大将军司马师有嫌隙。我收到夏侯玄的书信,对他的遭遇深感忧虑。张缉也颇有才能,却离开了掌握兵马的大郡,赋闲在家。我们都不得志,我想让你把我的计划秘密告知他们。”当时张缉正因病卧床,李丰便派李韬去探望。李韬支开旁人,对张缉说:“我娶了公主,我们父子身处机要之地,大将军掌权,我常常担心不被信任,夏侯玄也心怀深深的忧虑。您虽身为皇后的父亲,看似尊贵,实则安危难测,我们和您有着同样的担忧,我父亲想和您商量个对策。”张缉沉默了许久,缓缓说道:“既然我们同舟共济,面临着同样的危难,我又怎能逃避呢?但这是一件大事,如果不成功,灾祸就会殃及宗族。”李韬回去后,将张缉的话告诉了李丰。李丰又秘密地与黄门监苏铄等人商议,苏铄等人回应李丰说:“一切听您的安排。”李丰说道:“如今册封贵人,各军营的士兵都屯守在宫门。等陛下亲临殿前,我们就趁机胁迫众人,率领众官员和士兵,前去诛杀大将军。你们一定要把这个计划严守秘密。”苏铄等人问道:“要是陛下不听从我们的安排,该怎么办?”李丰等人回答说:“事到临头,要懂得权宜变通。如果陛下当时不信服、不听从,就把他劫持走,他哪有不从的道理?”苏铄等人答应了下来。李丰又叮嘱道:“这可是会导致灭族的大事,你们千万要保密。要是事情成功了,你们都能封侯,还能担任常侍。”随后,李丰又将计划秘密告知夏侯玄和张缉。张缉派儿子张邈与李丰进一步联络,共同谋划起事。《世语》记载:李丰派儿子李韬将计划告知夏侯玄,夏侯玄只是说“应该仔细考虑”,却没有把这件事泄露出去。 )
大将军司马师隐约察觉到了他们的阴谋,便邀请李丰前来相见。李丰不知阴谋已被察觉,毫无防备地前往,结果一见面就被司马师杀害。(《世语》记载:大将军司马师得知李丰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