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话说杨家将 > 第七十三回再显杨府威

第七十三回再显杨府威

雷川等从东门突围。杨文远下令宋军只是虚张声势的阻击一下,吃掉一万多断后的人马,任其大部人马东逃。仅派王标、杨金花带一万人马在后边追虚张声势地追赶。

却说李全、娄半仙逃出潍州东门,慌慌如漏网之鱼,急急如出笼之鸟,没命的跑了一天一夜,才停下埋锅造饭,哪知炊烟刚起,早已埋伏在此的佘家兄弟突然杀出,娄半仙急令刘二祖率于豹、雷川分头应敌,掩护李全东逃。当王标率的追兵赶到时,刘二祖,于豹、雷川已被佘家兄弟格杀殆尽。三万齐军被击溃。王标下令宋军就地休息造饭,而后继续向东猛追。娄半仙领着不足二万人的残兵败将,护着李全又跑了三十多里,累毙了不少战马,亦逃散了许多士兵,连李全自己也跑不动了,娄半仙才下令稍事休息,找点水喝。半个时辰后,李全缓过气来道:“娄丞相,追兵看来是被刘贤弟挡住了,莫如令兄弟们赶快造饭,饭后再走!”娄半仙对李全耳语道:“从此向北不远,就是威城卫,饭后,留白氏兄弟在此设伏,臣保大王先一步上船、

、、、、、”话未说完,听得一声炮响,杨凡带人马从东边杀来,接着西边追兵亦至。娄半仙急令白起带残兵东迎杨凡的人马;令白亮断后,自己领着二百余名骑兵护着李全折向北窜。

天将黑时,总算跑到‘威城卫’。守将娄越奏道:“威城虽小,有末将在,宋军一时也难以进来!叔父可陪大王先休息用饭,而后再上船不迟,”话尚未说完,追兵已到。娄越带守军出城迎敌,娄半仙带百余名亲信护卫护着李全乘了两艘配有火炮的裹甲战舰,起锚扬帆,渐渐驶入航道。突然,主帆索断帆落,接着底舱一声轰响,大船快速下沉,惊得护卫、宫女,鸡飞狗跳,娄半仙大呼救驾、、、、、、。这时,从浊浪翻涌的底舱中窜出两名水手,分别背起李全与娄半仙道:“随小人下海换船吧!”那知入水后,水手一直下潜,只到把二人呛昏,才浮出水面,游向刚驶来的一艘大船。

李全醒来,发现自己已被五花大绑,动弹不得。惊问舱门口的卫士:“尔等是何人?制住李某欲何为?”“想知道吗?”李全这才发现靠窗的椅子上还坐着一位身穿将军服的宋朝将官。那军官道:“爷叫杨海,是已故登州水军都监杨登的长子,也是刚才背你下海的水手。杨文远大元帅早就探知娄老道在威城准备有退路,故意放你们向东逃,好让沿途埋伏的人马痛宰你的残兵败将!爷爷们早就潜入码头,在两艘最好的舰上做了手脚、、、、、、。作为爷的杀父仇人,爷真想把你现在就活剐了!无奈万岁爷点名要你活着进京,现在就押你去济州。”

两个月后,杨文远安排完山东的战后诸事。带着八万精兵及缴获的五百多万两金银,押着犯官庞渊、反叛贼首李全、主谋娄半仙乘船进京。船队刚靠上‘兰封渡’码头。奉旨前来迎接的六合王赵怡、枢密使呼延明、兵部尚书金辉、礼部尚书文颜博等文武百官已恭列码头。在六合王爷的陪同下,杨文远将大军驻扎在陈桥驿,随百官进京面君。汴京百姓张灯结彩、夹道欢迎。其声势不下于当年杨延昭平辽归来。仁宗天子不看厚厚的一本奏章,传喻杨文远,当庭面奏平叛经过。奏毕,仁宗道:“卿家天波府老宅,地势低洼,屡遭水淹,早已不能住人,朕数月前已令工部拆挖成湖,起土高处,另建‘大功坊’一座,供卿住用,明天卿即可合家迁入。三日后率平东诸将到显庆殿赴宴听封!”

三日后,宋仁宗下旨,文武百官全到‘显庆殿’陪宴,款待有功将帅。特旨穆桂英、杨宗英、李苗凤列席。由吕蒙正首相宣读封官圣旨:封杨文远为镇国大将军,兼齐鲁镇抚使,梁燕封一品诰命夫人;杨凡授相州二品总兵官;杨海授‘登州’二品总兵官;杨军授‘登州’三品水军都督;杨温授‘海曲’兵马都监;杨寒授‘莱州’参将;王标授御林军总教头;佘江、佘湖、佘豪、佘杰、并授禁卫军骠骑将军;杨金花、王青梅、黄继娟、黄继粉、赐巾帼二品散骑将军衔;齐黄丽、莫飞燕、贺香菱授刑部三品参将;杨家生、杨家育授禁卫军三品虎卫将军;穆超、穆冲不愿在朝为官,赐四品‘布衣候’衔荣归林下;其余有功将士封赏有加。庞渊渎职、误国、问斩刑;李全、娄半仙问剐刑。

再说老义士穆铜、穆铁、佘晃、随大军来到汴京,穆桂英、杨宗英夫妇自然是热情款待。宴席间,穆铜告之穆桂英‘杨金花与王标巧遇之事’,笑道:“愚兄欲做甥女的大媒,老妹子意下如何?”穆桂英道:“长兄之命妹自当乐从!”众皆大喜。穆桂英随命杨金瓜将卧龙街旧宅装修一新,摘吉日为二人成婚。一年后喜得外孙‘王进’,就此不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