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话说杨家将 > 第六十八回绿钟馗张海

第六十八回绿钟馗张海

爱戴的义士、乡绅、聘入官衙担任各种职位。号召百姓垦荒种田,宣布一年不收赋税、、、、、、。三个月后,被绿衣军抢掠过的府县,逐步恢复了朝廷的统治,混乱的局势逐渐安定下来。

却说躲在深山老林秘密据点的刘继章,知悉杨文广的作为,对张海道:“杨家将果然可怕!我们好像是大水里的鱼,混乱的世道与老百姓则是水,我们以前在一潭混水中快意游跃,章颜束手无策!现在杨文广把水逐步澄清,且慢慢抽干,我们的时日不多了,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应在他们发起总攻前撤离这个地域。”张海道:“撤向何方?”刘继章道:“西川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且山高林密、蜀道难行不利大军作战,我们只要入了川,就是虎入深山,龙入大海了,哈哈!那时朝廷乃我其何!”张海道:“话虽如此,这许多人马同时现身转移,如何能不暴露行踪?”

三天后,各路头领都已到齐,刘继章道:“杨文广用竭泽而渔的战术逼得我们在这一带生存不下去,本教主准备把人马拉到四川发展

,为了获得行军粮草与马匹,我们走之前必须二次拿下‘兴元府’补充给养!所以我命令:‘各路人马丢掉据点辎重,轻装秘密运动到兴元城外七里沟集结,五天后四更初由邵兴为总指挥,李正、庞大海为副指挥组织攻城,得手后即带金银细软到汉水渡找张海,上船后顺汉水下放到顺阳由党君子、李铁枪引路转道入川’”李正道:“为何不直接从南郑走旱路就近入川,反而舍近求远走水路呢?”刘继章哈哈笑道:“李将军能想到这一点,难道杨文广就想不到吗?本教主令你们打兴元不仅是为了补充给养,主要是要把杨文广驻在商州的大军调到兴元找我们,我们则出其不意地从水路冲出包围,当杨文广率大军赶到兴元时,我们轻舟已过万重山到湘矣!”

诸头领走后,刘继章对张海道:“你马上赶往汉水渡,通知水军头目廖泥鳅,集中所有船只接应邵兴他们顺水下放,并把这封密信交给他,令他在邵兴上船后转给邵兴看,办完此事你就直接赶到南郑豹子沟找我。

话说杨文广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已掌握了绿衣军的多个藏身点,但总舵在何处却不知道,为了不打草惊蛇一直没有对这些小据点采取军事行动。这天蹲坑暗哨抓到一名李正的亲随,得知绿衣军大批向兴元转移的消息,略一考虑就猜出了张海的意图。立即下令:各地设卡的人马不得抓捕转移途中的匪徒,只派人跟踪即可;焦挺、孟环带二万人马与姜凯的水军严密守住水旱路通道,防止溃军回窜;苏良带一万骑兵秘密进驻兴元城加强城防,自带大军跟在转移的匪军后边慢慢推进。

四天后,大军到了离七里沟十里的地方。杨文广令黄继强、黄继超率大军监视七里沟的匪徒,自带黄继霸、杨金豆夫妇,领一千亲兵赶往南郑,埋伏在入川的必经之路垭口。

邵兴不是绿衣教的核心人物,亦不是刘继章的入室弟子,何以此次被委以重任呢?原因有二,一是,邵兴原是朝廷卢化驻军的一名偏将,因不满上司的暴政率部下千余人投了绿衣军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曾指挥攻占过过兴元府;二是,刘继章安排绿衣军二次攻兴元府,真正目的是吸引杨文广的主力大军,掩护绿衣军首脑人物向川中做战略转移。邵兴不知道这次令他攻兴元是绿衣军的丢卒保车行动,当各路人马聚齐后,邵兴正在分配任务忽听镇外号炮连响,杀声四起,巡哨纷纷来报:七里沟已被官军包围、、、、、、。邵兴顿时醒悟上了官军的当,立即命令各路军首领率人马各自分头突围,自己则同李正、庞大海率亲信部属拼命向汉水渡方向冲杀。激战中,邵兴被黄继强搏杀,李正被乱军所杀,庞大海倒是率残部登上廖泥鳅的接应船只,然顺汉水南逃至野鸭渡时被埋伏在那里的姜凯水军一鼓聚歼。

却说刘继章在南郑得知邵兴已与官军交上手,自以为得计,对张海道:“杨文广得知我军攻打兴元府,必然亲率大军与邵兴大战,根本不会料到山人在他眼皮下面入川!前面垭口没有官军驻防,只有百余名守卡税丁,根本不堪吾一击,过了垭口杨文广就无奈我何矣!”张海大喜,放心带亲信教徒千余人马向垭口进发。到了垭口正欲闯关,猛听一声炮响,杨文广横刀立马挡住了去路。喝道:“谁是绿钟馗张海,出来搭话!”张海见对方只有千余人马拦路,虽惊不慌,拍马上前道:“本人就是张海,久闻杨大帅用兵如神,能在这里现身果然厉害!可就凭身后这千余人马想拦住张某,是不是太少了点?”杨文广哈哈大笑道:“你的二万主力已被本帅的五万大军包围在七里沟,现在应该已伤亡殆尽!且不说本帅的弓箭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