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话说杨家将 > 第十二回 敌对识忠良

第十二回 敌对识忠良

说到黄龙建议潘仁美上回用‘借刀杀人计’公报私仇。潘仁美担心宋太祖不会轻易出兵,黄龙低语道:“皇上历来是只看枢密院的敌情通报,不问消息来源。父亲如把敌情奏的严重些,还怕圣上不出兵吗?”于是,潘仁美向太祖上了一本,谎称:“河东探事人密报,北汉主与辽邦新达成‘互不侵犯,共同抗宋’的协议。用中书令兼代州节度使杨继业为帅,厉兵秣马。不日就要兵犯大宋疆界,事关国家安危臣不敢不奏云云。”

太祖看本果然龙颜大怒,对众臣道:“小儿刘继元竟如此可恶!朕必亲征灭此小辈!”丞相赵普奏道:“圣上息怒,老臣以为小小河东,地不过十余州郡,兵不过十万余众。要灭此小邦,圣上只须派一名上将统兵前往即可奏功!陛下万金龙体亲冒矢石,诚非所宜,望万岁三思。”太祖道:“朕登基以来为统一天下,率三军平定诸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河东弹丸之地,屡攻不下者非是将士不努力,盖因朕急于求成尔!且杨继业勇冠三军、统兵有方,足智多谋,不是一般将帅所能匹抵!朕意已决,卿不必再言!”随下诏,赵普辅助晋王赵匡义监国,潘仁美为统军都指挥,曹彬、王全斌为护驾大将军,平东王高怀德、高怀亮为前部先锋。亲统大军十五万、战将五十余员二下河东征讨北汉。

此次出兵不走天井关,大军从卫辉鹅崮上山绕过灵川、高平直逼潞州,离城三十里扎下大营,以逸待劳等待汉军。

消息传到太原,汉主刘继元惊恐万状,急招文武百官商议退敌之策。能力有限且没自知之明的赵国舅出班奏道:“吾主无忧!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中原自周太宗至今屡次兵犯河东,全是败级而回。可见‘天不灭汉’,天命既在,何忧之有?臣愿领兵前往潞州拒敌!”汉主大喜,封:赵遂为护国上将军、三军都指挥使。令御林军总管黄俊、护京兵马司总管司马恭、御营团练使雷浩、闻家驹、参将朱开山等随营效力。赵遂用侄儿赵继能为先锋,黄俊为合后,领兵五万开往潞州。太祖探知汉军统帅是赵遂,笑对众将道:“刘继元放着杨继业不用,屡让赵遂逞能可见是无谋之辈!明日对阵必败这个一勇之夫。打了孩子娘出来,不怕刘继元不用杨继业拒敌!哼!只要胜了杨继业,河东唾手可得!”

赵遂在潞州城外扎下大营,与战将商议明日交战之事。黄俊道:“敌众我寡,正面接战与我军不利!末将愚见:明日兵分三路,主帅与司马将军率三万人正面交锋戏战;赵先锋与雷团练领一万骑兵为左路,末将与朱将军领一万骑兵为右路,黎明埋伏在宋营两侧。当宋军与主帅交战时突然杀出,出其不意,必获大胜!不知主帅意下如何?”赵遂道:“正合我意,明日照计行事!”

次日,两军在旷野之地列阵相对,赵遂亲自出马与宋将高怀德交战。赵遂意不在阵前杀敌斩将取胜,当然他也清楚要杀高怀德不是易事,故交手时用的招都是连攻带防不出险招。高怀德以前与赵遂交过手,深知此辈功夫老道,不能大意轻敌,也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结果两人斗了一个时辰,交手六七十回合双方都未露出破绽。突然宋军潘仁美出阵高呼:“赵元帅且停手,本帅有事相告!”赵遂勒马问道:“潘元帅欲以多为胜呼?”潘仁美道:“非也!潘某只是想告诉你:戏战无益,两路伏兵统领的首级已挂在杆头!将军如果不想学他们就弃暗投明!吾主爱才,保你不失封侯之位!”道罢一挥手,只见宋军旗门开处两名骑兵高举长杆冲到阵前。细看杆上人头正是赵先锋、朱参军,不由心中一惊回马就走。潘仁美令旗一挥高氏兄弟率兵掩杀,汉兵立刻溃不成军。幸有司马恭、闻家驹拼死力战,才保得赵遂全身而退。沿途收集残兵败将才得知:宋军大营左右两翼各埋伏两万精兵,汉军的人马反而中了埋伏,左路先锋赵继能被宋大将王全斌杀死,除了雷浩突围带走一千多人外,一万北兵全部被歼;右路参将朱开山与曹彬交马一合即被枪挑马下,黄俊竭力冲杀身负两处伤也只带回不足两千人马。赵遂无计可施只好带着不足三万人马的残兵,急急退回太原。

赵遂败回,汉主刘继元惊慌失措,当殿问计于众臣。兵部主事丁贵奏道:“拒敌宋师非杨家兵不可!吾主何不诏令杨继业出战?”刘继元沉思有倾道:“丁兵部有所不知,昔年宋军兵犯泽州,杨令公得胜议和。军中谣传杨家是看在火山王与太祖的关系,才不愿与太祖为敌,这不无涉嫌通敌之意!况杨继业曾经劝朕归附大宋。现在国舅新败,宋军屯兵潞州,并不乘胜深入,必有深意、、、、、、此时令杨家出兵,如果阵前反戈,北汉危矣!”丁贵道:“万岁所虑极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