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南朝凶猛 > 第十三章北伐中原

第十三章北伐中原

爱的儿子姚弼,姚弼像一坨风干的牛粪,倒在血泊里。

如此惨象,让老姚兴痛苦不堪,早该没心没肺,不用现在撕心裂肺。

但为了江山永固,只能割爱,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姚兴彻底魂游太虚,天堂里,再续当年情。

人生如白驹过隙,繁花开后,白雪茫茫,人间戏总有收场,又何必追问幕后悲喜。

只是老姚兴死得没有价值,江山并不能因此永固,因为刘裕来了!

气冲天下谁能挡!

《孙子兵法》中有句战争名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刘裕是个另类英雄,不走寻常路。

他先是派自己的盟友们打个头阵,自己在旁边隔岸观火。他要等着这群乱臣贼子打个血满乾坤,然后再登场,先收拾后秦,然后一统河山。只要手里有枪杆子,都敢树个政权出来。

应该说这是个绝妙的计划,而且事实也向着他的预想出发,只是他

实在成功得太快,老天最终嫉妒了他一下。

此时后秦国情,不忍细看。

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二月,后秦北地太守毛雍叛变。

四月,西秦大将乞伏昙达进攻后秦。

六月,仇池王杨盛出兵后秦。

七月,夏主赫连勃勃出兵后秦。

后秦在风雨飘摇中垂立,还好老爹姚兴不但给姚泓留下了花花江山,还把自己的好兄弟姚绍留下来保卫江山社稷。经过一番东征西讨,姚绍打退了各路敌军,但偌大的后秦帝国也被搞得遍体鳞伤。

当然,也有个别是自己主动退的,因为刘大哥一直不动手,他们心里犯嘀咕,刘大哥出名的手黑,还是早撤为安。

该出手了,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刘阎王来收拾这个秀逗的世界了。

刘裕此时手下强将如云,在自己的调教下,个个都能独当一面,如此丰富的资源,甚至让他有种巴西国家队主教练奢侈的烦恼。

为了彻底收复故土,在东临齐鲁、西至秦岭的千里战线上,他摆开了五路大军,二十万虎贲之师,齐头并进:

第一路是北伐的总预备队,由老将冀州刺史王仲德为前锋,刘裕本人亲率大军为后继,从彭城出发,沿泗水入清水、济水,至巨野泽而入黄河,然后沿河西上,直指洛阳。

第二路,由建武将军沈林子指挥,沿流汴水西上,经荥阳过石门入黄河,而后与第一路会合西进洛阳。

第三路,为北伐军的陆路主力,由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指挥,从寿阳出师,沿颍水、汝水北上,进取许昌、洛阳。

第四路,由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籓指挥,从襄阳向东北前进,越南阳直抵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第五路,由振武将军沈田子指挥,出襄阳沿丹水而上,经武关入关中,虚张声势,威胁长安。

前四路大军是主力,负责攻城拔寨,在洛阳会师。第五路负责迷惑敌人,分散兵力,但战场是从来不会按照编好的剧本上演剧情的,很郁闷的担当辅助任务的沈田子最终会在这场大战中大放异彩,这是刘裕导演也没有料到的。

战者,欺敌也,静若处子,动则雷鸣。

刘裕相信,当五路大军挥戈中原时,神州大地将为之颤抖。

为了更好地激励士气,刘裕又做了个出征的仪式,他把别人进献的琥珀枕头捣碎,放入水缸中,让每个出征的将士都喝一口据说能活血辟邪、起死回生的水。

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琥珀枕壮骨粉,内用外服均有奇效。挨了刀涂一包,还想再挨第二刀,闪了腰吃一包,活到二百不显老……

看着战士们感激的眼神和杀神般的气势,刘裕太佩服他自己了,那个时候只能照镜子给自己磕个头!

果然不出寄奴所料,五路大军进展神速,局势像恺撒大帝那句名言:

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王镇恶、檀道济的三路军攻势最凌厉,刚刚进入秦境,便连下漆丘城、项城,然后各地纷纷投降,迎接王师北伐。

只是在新蔡遇到点小抵抗,但很快被檀道济铁骑攻破,太守董遵被生擒。这位董太守是个儒家学者,他大声喝问檀道济:圣人讲究礼不伐丧,我们姚兴皇上刚刚龙域归天,你们就打着内圣的牌坊,兴无名之师,这不符合道义!

檀道济是个兵家,世界那么乱,装纯给谁看。于是他做了件孔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