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南朝凶猛 > 第十三章北伐中原

第十三章北伐中原

世为非作歹任凭你,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此刻我刘裕手举钢刀,必将涤荡临淄污秽,洗清河洛纤尘!杀尽天下仇人方会罢手。

我就是这阿鼻地狱的使者,我就是这人间血池的判官,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民族的脊梁,我刘裕来为你补钙来了。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好事从来成双,就在这时,天上掉下个馅饼,姚兴死了。

姚兴死得很艰难,和每一个父亲一样

,在为儿子的接班问题发愁。

姚兴共造出了十几个儿子,所以在选择上出了问题。这也许如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说,自由太多、可供选择的对象太多,人们反而耽于选择、难于选择了。

按理说太子姚泓顺利接班,因为他是老大。但姚兴偏偏喜欢另外一个儿子姚弼,这个儿子敢想敢干,和自己很投脾气,在他的关照下,姚弼任尚书令、侍中、大将军,集军政要职于一身,但立嫡以长的传统规矩也不是能随便破坏的。在姚兴的纠结中,他的健康每况愈下。

终于义熙十年(公元414年)五月,姚兴第一次病危,姚弼很着急,不是因为他孝顺,而是因为他还没有名分,老爸这么死了,继位的还是大哥姚泓。而且按照皇室内斗的一贯法则,大哥继位,自己肯定得被修理,于是姚弼秘密聚集数千死士,准备发动政变。

当年李世民离开故居,写诗道:一朝从此去,四海遂为家。然后开始四处征杀,终于奄有天下,又在玄武门前杀掉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当上了天下第一人。流沙河先生评论道:这类伤天害理的事,唯大丈夫配做。

但问题是并不是你做了这种事,就能当大丈夫的。姚弼开始了让人泪奔的造反历程。

太子党也在姚兴病危时,聚集重兵在长安周围,随时准备火拼姚弼,但就在这时,姚兴又活过来了。起死回生的姚兴立刻嗅出了空气中的火药味,一调查姚弼先动手的,为了给天下一个说法,解除姚弼尚书令的职务,以大将军、广平公的头衔回家,闭门思过。姚兴对姚弼的偏爱可见一斑,这也直接导致了后面的悲剧。

姚兴的身体已如朽木,第二年,他又一次病危,病得比上次还厉害,只剩下理论上的复原机会了。姚弼得知之后,老毛病又犯了,他称病不去看望父亲,再次聚兵于私第,准备政变,但他又一次傻眼了。

生命在于折腾,他的老爸又一次折腾活了,醒来后知道他的乖儿子又要抢班夺权,终于忍不住大怒了。他立即处死姚弼的数名同党,并将姚弼关禁闭,还郑重地警告他,再闹,就把他绑到草船上借箭去。

这时候,一直无语的太子姚泓发言了,他向父皇流泪请求赦免姚弼,并且声泪俱下地哭道:如果我成天热脸贴在人家冷屁股上,人家还嫌弃太热了兼硌屁股,那么我愿意放弃太子,做个平民,将天下让给老弟。

姚兴是个汉子,但特吃我见犹怜这套。他看到大儿子悲情的表演,立刻慨叹,自己的长子人格太伟大,而小儿子呢,自己是蛆就觉得全世界都是一个大粪池。

不能再犹豫了,老姚兴立刻坚定了太子接班的信念,自己前往华阴休养,让太子姚泓监国,实习皇帝工作。在他的车架背后,姚泓擦干泪眼,露出幸福的笑容。

义熙十二年二月,才走到华阴,姚兴又病倒了,只好又回长安。连话也说不出来,心脏似乎也要罢工。

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一个人输了,而在于他差一点赢了。

姚弼这回又要破釜沉舟,他相信,老爸不可能拒绝上帝召唤三次。他猜对了,姚兴这回是真的要死了,只是他没猜到,老爸去天堂把他也捎上了。

姚弼的同党姚愔和尹冲,以最快的速度,集合死党,直取皇宫。

宫中守卫发现势头不对,马上紧闭宫门,殊死抵抗。姚愔、尹冲久攻宫门不克,便留部分守卫佯攻,二人亲率大军绕道后宫,想来个战术迂回,以巧取胜,结果还是棋慢一招。迎头正遇上太子东宫的卫队长姚和都率领的东宫卫士,狭路相逢,双方都往死了互砍,鏖战半天,姚愔的人仍无法入宫门半步。急红了眼的姚愔、尹冲放火焚烧宫门,两边你争我夺,在宫里杀得昏天黑地。

姚弼此时十分兴奋,他第一次距离成功如此之近,于是他亲自来督战,结果在宫门外,看见了回光返照的姚兴。没错,姚兴又醒来了,于是姚弼发出了雅典娜的惊叹!

皇帝没死,禁军无不勇气倍增,叛军霎时土崩瓦解。

姚兴用最后一点力气,下令砍了自己最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