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五岁那年,她成了北漂 > 第2章 北京前的生活

第2章 北京前的生活

“老板,蛋花汤,牛肉粉,茶叶蛋一个。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群 kanshuqun.com我妈回来付账。”

李烨茴吩咐完,大摇大摆地晃到自主区依次给自己夹了酱油咸菜、竹笋辣豆,又捞起一大勺红油牛肉、顺着缸边把泛光的油沥出来。

李烨茴垫着脚尖把碗放到桌上,又手脚并用地爬上椅子。

“丫头,昨怎么没来?”,老板长筷挑起一枚茶叶蛋,稳当当地抛进她碗里。一滴油花蹦到她下巴上。

“昨天……”,李烨茴有模有样地掰开筷子、倒上醋,又摇头晃脑地拿筷子尖沾点汤含在嘴里,“我昨天去吃肯德基了。”

“不可能。”,正端着满满当当十几碗粉的李阿姨风一般飘过,“肯德基肯定不让你赊账。”

“让。”,李烨茴也不急着反驳,“老王家开的肯德基。”

老板每擀三张面窝,就抻一根油条。这是他和面团打了半辈子交道后摸索出来的供需比例。“原来是老王的啃的鸡。那有什么好吃的?小孩子不要吃太多油炸食品。以后多来我家吃粉,我给你妈打八折。”

“嗯,嗯。”,李烨茴蛇吞象般大口吸粉,吮吸声简直像龙卷风,逗得周遭大人乐个不停。这街上每家店老板都说要给王小红打个七八折。不爱吃亏的李烨茴为了吃够妈妈规定的“二十元”餐费,每餐都要多吃出百分之二十的量。

武汉早餐无非是芝香热干面、鸡蛋煎豆皮,全都是碳水配油脂,每一口都恰香得让孩子失去神志。李烨茴用五年的生命就吃够了别的孩子八年才咽得下去的饭,自然,这没有高个基因的姑娘一直横着长。再加之她整日野猫般地上蹿下跳、左邻右舍地上房揭瓦,早已练就出一身好力量,本应肉嘟嘟的孩子腿都有了挺吓人的肌肉线条。远远望去,李烨茴简直成了一块砖--又方又硬。

不管米粉店老板怎么嘱咐,甚至很严肃地和孩子拉钩,李烨茴这不记事的小脑袋还是快快乐乐地忘了这一切,到了饭点,肚子刚想一声,她就失了志似地流着哈喇子跑向煎饼果子摊。那是个老摊,开了七八年--至少比李烨茴活得久--这摊叫“老北京煎饼果子”。

她自己带了蛋,足足三个。跟摊煎饼的王阿姨嘱咐完“加辣、加酱,不要香菜”后,李烨茴又和路上的野狗打起招呼。她们也是老朋友了。

那狗浑身是泥,泥上挂着沙,沙上粘着灰,耳垂上两大坨口香糖,一坨红,一坨绿。但它从不怕人,很是喜人,即便又被几个男孩给捉弄了、或者被老人的拐杖赶跑了,它还是爱这世界,用巴掌长的舌头甩着一切有心爱它的人。

李烨茴爱这狗,顶爱顶爱,无论吃点啥都给狗留一半。有时候一半不够,李烨茴绝不小气地把自己那份也给出去--反正她可以随便再找个摊位赊点吃的,母亲从不会因为多吃而怪她。

李烨茴和狗正坐在街边就着汽车尾气吃煎饼,王小红回家午休了。她挂着红色呢子大衣,长腿跨车,目不斜视,像在纵马奔腾。她苗条、轻盈、满脸英气、整街的人没人敢不行注目礼。没有丝毫停顿,王小红像颠勺时齐齐跳起的菜般翻身下车,待双脚落地、轮胎卡地,她还有本事借着惯性把车锁扣上,一个多余的猫腰都不用。

王小红往李烨茴脸上印个口红印,唇膏啊、脂粉啊,母亲的嘴巴、脸简直太香了,“早饭吃的什么?”

“这家。”

“中饭又吃煎饼?”

“对,爱吃煎饼。”

王小红抱着李烨茴先去还了煎饼的钱。又去还了牛肉粉的钱。那狗跟着她们走了两步,收到李烨茴一个怪严厉的眼神,便乖乖地回了老地方。粉店和煎饼摊的老板都抢着要抹零头、再送点小菜,王小红扯着嗓子拒绝了,“不搞咯,不搞咯,本还就没吃多少,再抹零头就免费了。”

两个老板又羞又恼,一腔盛情不知何处安放,像是捧着没人喝的热水。他们都是小本生意起家、因为无证经营蹲过拘留所的人,要不是王小红向上级提议为这帮子在武汉无处扎根、无处生长的外乡人申请一个安心经营的地方,他们可能还在城管的鸣笛声中抱头鼠窜。大家都知道,王小红逆不得,你可以客套,她也可以陪着你客套两句,但你要是硬把那些小菜往她怀里塞,那你还是趁她变脸之前把菜倒自己脸上吧,就算帮她一个忙。

所以老板们哭也好,闹也好,软磨硬泡也好,最后还是乖乖收好钱,一分一毛也不差。他们唯一报答的方式,就是祈祷李烨茴隔天能光顾自己的小店,然后自己就有机会给她的干煸豆角放半斤肉末、牛肉河粉变成河粉牛肉、用真的酸梅和蜂蜜为她做果汁,而不是橱柜里藏好的酸梅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