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之我是大清光武帝 > 第37章 造新式火枪

第37章 造新式火枪

“嗯,祁爱卿果真是忠心耿耿,一心为国,朕心甚慰。搜索:小说魂 xiaoshuohun.com 本文免费阅读朕今加封祁爱卿为少保,赐一等忠勇伯之位,以彰其赤胆忠心。” 咸丰帝龙颜大悦,只觉这祁隽藻实在可嘉,此番定要厚加恩赏,予以升迁。

待封完祁隽藻后,咸丰帝目光缓缓扫过众臣,那眼神似在示意,祁隽藻己然表率在前,尔等亦当有所表示。

当然,晋升之途便不必奢望了,谁让诸位吝惜钱财,须知不舍得投入,又怎能收获回报?萦绕心头的难题一朝得解,咸丰帝心中畅快,难以言表。

既有人率先表态,其余众人纵使心中万般不愿,亦不敢毫无表示,只能强忍着心痛继续商议。

这银子,实非轻易便能捐出。祁隽藻虽言捐出全部家私,却未提及具体数目。皇上哪会去细究哪位大臣是清官、哪位是贪官,又怎会知晓清官家底几何?

至于贪官,自然不敢自曝其贪腐行径,否则岂不是自寻死路,等着被皇上抄家?这抄家之事,皇上怕是正求之不得,毕竟正急需银子解燃眉之急。

朝堂之上,众人议论纷纷,声音嘈杂,咸丰帝也难以听清大臣们究竟承诺捐出多少银子,只得先命他们自行斟酌,待下朝后再派人将各自所捐之数上报。

“今日便到此为止,诸位先商议出个结果,着军机处上报。退朝吧。” 咸丰帝面上笑意盈盈,话语间难掩欣喜之色,似己沉醉其中。

忽而,他仿若想起什么要事,对着正欲退下、面带思忖之色的大臣们说道:“下旨宣‘僧王’进京,即刻面圣。” 言罢,便匆匆携着图册快步离开太和殿,生怕自己一时欢愉,在这朝堂之上失了仪态、笑出声来。

一路之上,咸丰帝轻声哼唱着仿若来自后世的曲调,步伐轻快,带着几分孩童般的雀跃,朝着钟粹宫而去。自得了那温柔乡,他又怎会再甘愿长居于那清冷孤寂的御书房之中呢?

如今银子己然有着落,只等奕忻归来,也盼着阿赤赫那边将军营筹备妥当。

哦,对了,不能一味等着德国大使的回信,须得先着手准备步枪之事。德国的回信不知何时才能抵达,

况且此事成与不成,尚无定论。嗯,步枪一事,朕在研读后世军事书籍时倒也有所钻研。

大清设有神机营,不知将方法告知他们,能否造出更为精良的步枪。现今欧洲才刚开始换装,那些先进步枪,人家未必肯应允卖给我大清。

唯有自力更生,方能丰衣足食,这话倒是至理名言呐。

紫禁城,御书房内。咸丰本欲返回慈安那满溢温情与爱意的寝宫,行至半途,新式步枪的念头如燎原之火,刹那间点燃了他的壮志豪情,于是他决然折返回御书房。

回宫途中,咸丰便在心中暗自思忖,务必尽快传召神机营中负责火枪制造之人,试制自己心中构想的步枪。

当下中国炼钢技术尚显稚嫩,成功的希望或许如风中残烛般微弱,可他骨子里那股坚韧不拔、永不言败的精神,让他笃信,不亲身尝试,又怎能洞悉结果?

只是半自动与自动步枪,暂时还只能是遥不可及的奢望,那些先进武器对钢材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以当下的条件,实难望其项背。

回到御书房后,咸丰即刻投身于图纸绘制工作。在缺乏铅笔的时代,绘图工具颇为简陋,给他带来诸多困难。

每一笔绘制都需与粗糙的纸张、难以操控的墨汁艰难磨合。他眉头紧锁,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渗出。时而停笔,凝视空白宣纸,似在脑海中精准勾勒步枪轮廓;时而奋笔疾书,专注神情仿佛隔绝了周遭一切。

经过整整大半天的努力,一把仿照后世中正式、源自德国毛瑟 24 式步枪的图纸终在其笔下完成。他轻轻放下笔,长舒一口气,审视着完成的图纸,心中默记该步枪的技术参数:中正式,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为德国 1924 年式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配备内藏式弹仓,弹仓容量为五发,使用 7.92×57 毫米弹药,初速 810 米 / 秒,表尺射程 2000 米,枪全长 1.110 米,枪管长 600 毫米。

这种在抗日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制式步枪,虽性能并非顶尖,但在各国列强才刚刚开始装备单发纸底步枪的时代,无疑代表着一流技术水准。

除基本参数外,他还仔细标注了瞄准器等其他配件的设计,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图纸完成后,咸丰轻轻吹了吹宣纸,试图让墨迹更快地干透。

随后,他转过头,对着站在一旁、一脸茫然地看着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