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尘埃落定,太子易位?
张良一言落下。
李牧、李园、唐雎、鞠武四人互相看了看眼神,很快就移开了视线。
迫秦治水,使其无力东出,十年不得发展,是大计。
大计能成,些许耗费并不算什么。
合纵逼迫天下霸主秦国,不付出一些代价怎么可能呢?只要这代价在可承受范围内就没问题。
四人纷纷效仿张良,表态会援助秦国粮食,在本国子民不挨饿的情况下。
公子成蟜大喜过望。
少年先是为自己刚才怀疑五国使者,诚恳道歉。
然后在秦相吕不韦面前昂起脑袋,似乎五国使者的态度再次给予了少年傲气:
“如此,秦相可还有要求乎?”
吕不韦冷笑一声:
“虽是狡诈,但不失魄力,倒是舍得下本钱。
“如此一来,我就只有一个要求了。”
秦国相邦环视五国使者,沉声道:
“我秦国要和尔等订立盟约,治水修渠期间,尔等不得来犯!”
不看五国使者脸色,吕不韦笑着对公子成蟜道:
“公子,这要求不过分吧?不违背道义吧?”
少年脸上有少许怒色:
“秦相此言,分明是不信任我等!不信任我等操守!”
“事关我秦国关中万万百姓,不韦不敢不谨慎。”吕不韦道:“为百姓负责,这亦是道义。”
“好!就依秦相所言!”少年赌气似的一口应下。
眼看事情就要到此截止,唐雎急忙出声:
“且慢。”
少年一脸疑惑地回头看,脸上表情像是在问有什么问题。
唐雎内心苦笑。
少年答应得太快了,快到他都有些反应不来。
不能在秦国治水期间攻打秦国,又是一个自缚手脚的条件。
但……也可以接受,疲秦才是大计。
只是既然要绑上手脚,那不能只绑一方吧?
“既是盟约,那边应当是约束双方,哪里有只不许一方攻伐之道理?”唐雎沉声道:“秦国治水期间,不得东出攻伐!”
伐秦不能,那锁秦就是必要完成的事。
吕不韦回首去看上位,征询意见。
秦国,秦王子楚说了算。
秦王子楚微微颔首,亲自道:
“好,寡人答应你们。
“治水期间,我秦国不东出征伐,尔等不进犯函谷。”
秦王子楚一锤定音,同意了五国要求。
愿意让郑国治关中水患,引水修渠。
秦国武将大多面有愠色,满怀杀意地看着五国使者,和公子成蟜。
关中那地方水患极为难处理,十年难治好。
而十年治不好,他们就十年不能战。
人之一生有几多十年?又有几多十年能战呢?
他们不敢抱怨王上,只得将怨气尽数撒在五国使者和嬴成蟜身上。
骂骂咧咧,脏话不断。
但,这并不影响大局。
章台宫,前殿。
持续了两个多时辰的会议散了。
五国使者一一回了驿馆,等待二番战。
五国要援助多少粮食,还未定下数量呢,想来又将是一番激烈的舌战。
而这些,就与嬴成蟜无关了。
少年做事对列国有利,列国给予少年相印,让少年做主。
现在要列国向外拿粮食,对列国有害,少年就做不了主了。
议政殿。
嬴成蟜站在大殿门口,推开殿门,驻足门槛前。
好像门槛太高,他迈不过去。
“进啊。”在内的秦王子楚手中拿着玉箸,笑着喊道:“站在那里做甚?”
刚刚在章台宫前殿,两人还是剑拔弩张,针锋相对。
过去不足半个时辰,秦王子楚却像是忘记了刚才不快,笑容之中满是慈爱,好似一位慈父。
嬴成蟜,有些不适应。
明明面对其他诸侯,他能心口不一、虚与委蛇,怎么面对秦王就做不到了呢?
嬴成蟜望着殿内。
陈列摆设都很是熟悉,和以往他来此时一模一样。
他试图迈步,跨过这个门槛,却迈不过去。
他一直以为他做好了和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