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五国援粮,助秦治水
章台宫前殿。
相邦吕不韦、廷尉华阳不飞、典客芈宸等人在和五国使者互相交涉。
他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激烈异常,看似与之前没有什么两样。
但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视线瞟向上首秦王的频率快了许多。
吕不韦知道王上在等白起的回复,他也在等,心跳速率比那夜兵变还要快。
五国使者不知秦王在等什么消息,但他们知道秦王等的消息一定对当下局面有极大推进,甚至有很大可能促使秦王做下决定。
他们呼吸微微屏起,等待秦王结束这场意义不大的争论。
是成是败,皆在此时。
秦王子楚心中大震,面上却波澜不惊。
勾勾手指,示意说完话的嬴白再靠过来,吐气如丝:
“你去驾寡人王车,接白起来章台宫。
“告诉他不必战,出席即可。”
秦王子楚登基不满一年。
未登基前,秦国国力就不适宜大规模作战,现在依旧不适宜,粮少人缺。
他同意次子出秦使赵,周游列国。
正是为了挑拨列国,让秦国安安稳稳地休养生息,以待日后以雷霆之势一统中原。
秦王子楚只是想以白起吓退列国,想让白起提供威慑力,而不是想立刻和列国开战。
真要开战,那他肯定会让白起在战场上复活,给六国来一次狠的。
就像长平之战,秦昭襄王暗中换将,以白起领兵。
不知情的小将赵括中计,贪功冒进被白起大败,一战断了赵国脊梁。
嬴白香汗淋漓。
一半是跑的,一半是吓得。
汗渍未干,她又匆匆出殿,二去白氏府邸。
秦王子楚看着常侍背影,胸腔中的阴郁却没有半点消退。
因为他知道,白起说的“身有疾,不能战”是托词。
昭襄王要白起攻邯郸时,白起说过类似的话,也是托病不出。
白起已经做好选择,站在了他这个秦王的对立面,站到了那个竖子的身后。
白起称病,是不想与他闹太僵。
而他要嬴白去驾王车请白起,是进一步逼迫,逼迫白起再一次做出选择。
但昭襄王都没有逼动的白起,他就能逼动了吗?白起意志不可谓不坚定。
他的视线挪到次子身上,又挪到吕不韦身上,想不通两人是如何说服白起的。
明明上一次吕不韦去找白起,还险些被杀。
秦王子楚此时忧心,正是彼时放心。
之前就是因为知道白起意志坚定,他才从没想过白起会改变立场。
唐雎、鞠武、李牧、吕不韦、芈宸、蒙骜……章台宫前殿几乎所有人在嬴白跑出去的刹那,都有一瞬间的无措。
能进入这个大殿的人,就算是再直率的武将,一个多时辰过去也明白味了,找到关键点在常侍身上。
众人正等着嬴白回禀,秦王当机立断与五国开战。
嬴白没回来时,秦王子楚表现得太有信心了。
而现在,常侍第二次跑出去了,王上还没有表明态度。
这……文臣面面相觑,敏锐察觉到了事态有所变化。
虽然王上还是一副极为自信的模样,但真要是如此自信为何不回绝五国,直接与五国开战呢?
武将……想的就很简单了。
王上为何还不杀这五国鸟人?把这几个鸟师者杀了,直接开战啊!
只有蒙骜、麃公、王陵、王龁这四公神态严肃,交头接耳了两三句话。
他们不知道白起还活着,但他们知道现在不适合打仗,更不适合一打五。
原本他们对王上极有信心,相信王上手上有能够震慑五国的事物,治水、开战两不选。
常侍第一次跑出去,四公耐心等待。
常侍第二次跑出去,四公知道,坏事了。
这是意外。
四公打了一辈子仗,最忌讳的就是意外。
嬴成蟜长出一口气,心跳慢慢正常。
他要是手上有香槟,现在已经提前开了。
白起,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半个多时辰以后,嬴白回来了。
她这次来回乘王车,所以比上次要快得多。
独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