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损伤呢?”
学生D回答:“如果电流强度过大,或者频率调节不当,是不是就有可能损伤神经?”
教授:“没错。所以在使用电针疗法时,强度一定要以患者耐受为度,频率的调节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而且在操作前,医生要对电针仪进行检查,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治疗。大家想想,除了这些,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E补充道:“还要注意电极的连接位置,不能接错,不然也可能影响治疗效果或者对患者造成伤害。”
教授:“非常正确。电针疗法虽然效果显著,但操作时必须谨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刺络放血法的安全性探讨
教授:“下面讲讲刺络放血法,适用于急性红肿热痛,比如痛风性关节炎。操作步骤是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犊鼻穴或肿胀处,挤出3 - 5滴瘀血,然后覆盖无菌纱布。”
学生F质疑:“教授,刺络放血法听起来有点危险,万一出血不止怎么办?而且挤出的瘀血会不会有感染的风险?”
教授反问:“那你觉得应该如何避免出血不止和感染的风险呢?”
学生F回答:“消毒要严格,三棱针要锋利,点刺的时候要快。但是对于出血不止的情况,我还没想到好的解决办法。”
教授:“你说的消毒和点刺的要点都对。对于可能出现的出血不止,医生在操作前要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如果患者有出血性疾病或者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是绝对不能使用刺络放血法的。在操作时,点刺的深度要适中,不能过深。如果出现出血不止,可以用棉球按压止血,一般按压几分钟就能止血。至于感染的风险,除了严格消毒,覆盖无菌纱布后,要叮嘱患者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大家对刺络放血法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们纷纷摇头。
耳穴贴压法的效果质疑
教授:“最后是耳穴贴压法,适用于慢性疼痛的辅助治疗。穴位在耳部的‘膝’‘神门’‘交感’区域。操作步骤是酒精消毒耳廓,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穴位,每日按压3 - 5次,每次1分钟,保留3 - 5天。”
学生G提问:“教授,耳穴贴压法真的有效果吗?就贴几个籽在耳朵上,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教授反问:“那你觉得中医的经络学说有没有科学依据呢?耳穴贴压法是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发展而来的,耳部与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都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刺激耳部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你能说经络学说没有科学依据吗?”
学生G回答:“我也说不清楚,就是觉得耳穴贴压法的效果不太好验证。”
教授:“耳穴贴压法的效果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体现,而且个体差异比较大。有些患者可能对这种方法比较敏感,效果就会明显一些;而有些患者可能效果相对较弱。但是在临床实践中,确实有很多患者通过耳穴贴压法缓解了慢性疼痛。我们不能因为它的效果不好验证就否定它,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和研究来深入了解它的作用机制。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可以多观察、多总结。”
注意事项与禁忌症的强调
教授:“接下来我们讲讲针灸治疗膝盖问题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注意事项方面,必须由持证中医师操作,避免误伤神经血管,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牢记。针具要一次性使用,皮肤要严格消毒,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皮肤愈合能力较差,一旦感染,后果不堪设想。体位选择上,仰卧位或坐位比较合适,膝盖下垫软枕保持放松。如果出现晕针,比如头晕、冷汗等症状,要立即停止治疗,让患者平卧饮温糖水。治疗后4小时内避免沾水,勿剧烈运动。”
学生H提问:“教授,除了这些注意事项,还有其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教授反问:“你觉得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哪些环节可能会出现问题呢?”
学生H回答:“比如患者的心理状态,有些患者可能对针灸比较恐惧,会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教授:“非常好的问题。患者的心理状态确实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对于恐惧针灸的患者,医生要在治疗前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放松心情,减轻紧张和恐惧。同时,医生的操作手法要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这样才能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教授接着说:“再讲讲禁忌症。绝对禁忌的情况有出血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