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李琢蓁的笑在光火的映照里显得格外清晰:“你真觉得自己利用了颜戈啸么?反之亦然啊,祁大人。”
祁丞相冷道:“那又如何,我就是要看着李家覆灭!”
李琢蓁笑道:“可惜就算我死了,还是有李氏后裔。”
祁丞相楞了楞:“你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琢蓁转身踏进越杉宫,独留祁丞相原地咆哮质问。殿内仍旧灯火通明,颜戈啸独站在镂窗前,盯着花孔外的火光,闻见动静,他转身望去,见李琢蓁站在那里,嘲讽道:“不想一日间,又变了局势。”
李琢蓁道:“你若束手就擒,我给你痛快。”
颜戈啸却缓缓道:“明面上自甘暴弃,背地里却与黄琪起义谋反,蒙蔽我的眼是好计谋,但不适合你。”
“就算你将人心揣度得再好,还是会像现在这样,被人万剑捅,颜戈啸,这种滋味不好受吧,当初你也是这么干的”李琢蓁顿了顿,嗓音冷道,“但有一点你说得很对,成王败寇,你明白这个道理。”
“是,朕明白。”
李琢蓁冷笑了笑,道“我一直不明白你为何能说动卞王和齐王逼宫谋反,后来我在颜文老家找到了些蛛丝马迹,你是被他捡回去的养子。半年前,萧王结党营私,招降纳叛,预谋政变时,被皇祖母扼杀在摇篮里,萧王府得以满门抄斩。而你,逃亡在外,隐姓埋名,后以父母之名,道出第二个名,戈啸。”
烛火摇曳,颜戈啸的脸显得越来越沈:“没想到你会翻到这笔陈年旧账。”
“我年幼时见过萧王之子,初见时他说了什么,我虽然记不清,但你与他神形极为相似。”李琢蓁闭上眼,叹了口气,又睁眼,问他,“现在的你是颜戈啸,还是老萧王之子李朔?”
他笑了笑:“颜戈啸也好,李朔亦罢,人名而已,十几年隐忍,推倒庄孝太后呕心沥血建立的朝政大世,呵呵,庄孝太后老年糊涂,臆想萧王侵占皇位,一朝灭了王府上下百馀人,颜家更是如此,这便是她庄孝赶尽杀绝的做法。”
“庄孝已死,你将她的尸骨挫骨扬灰喂了牲畜,但对于百馀条的人命,确实不足以解恨,至于我父皇母后,清月公主,三殿下,他们平日待你亲和,为何下此毒手。”
颜戈啸仍旧笑得很冷:“因为我看见你们那种阖家欢喜就觉得恶心。”
李琢蓁眼瞳微缩,提剑瞬间捅进颜戈啸的胸膛,沈默良久,他缓缓道:“你和庄孝并无区别,皇叔。”
这声皇叔竟喊得颜戈啸头皮发麻,他又笑两声,擡手抓住沧海剑刃,将其扒离身躯,血顺着明黄衣袍直冒,脸一下子苍白,因为鸠翎毒,脸面血肉开始肉眼可见地腐化,最后更是咳出了大口血:“我确实与她无区别,因为仇恨早将我驯化成了怪物!你不同,李琢蓁,你没有变成那种怪物,真是庆幸。”
颜戈啸被押进牢房后五日,黄琪将军向他谏言尽快登基以稳固朝政,李琢蓁正将旁边一大摞的文书递交给身边文官,闻言擡眸望向那堆跪地的大臣,摆摆手:“如今宫外都在传言颜戈啸倒台,民心紊乱,是以方才下令将皇位传给颜戈啸之子颜安。”
此言一出,座下哗然声沸腾,说这天下怎么拱手让给个姓颜的
“我是前朝故去之人,诸位不必如此,好好辅佐新帝登基,至于颜戈啸,他于旧朝是谋乱逆臣,于现时现地,却是个明君。”
“这……太子殿下你该如何?”
“在外逍遥,处理朝政不似以前得心应手。日后新帝登基,还得劳烦诸位多多费心。”李琢蓁起身朝文武官员拱手,那些官员立马作揖还礼,嘴上念叨着太子殿下怎可怎可。
交代完所有事务,他离开御书房,拐进后花园时,有几个孩童圈着玩耍,还有两个孩儿安安静静地坐在凉亭里吃茶,黄琪说那位坐着的穿着明黄衣服的少年便是颜安,而旁边身着深蓝月纹衣袍的少年是李子慕殿下的孩子李橦。
李琢蓁楞了楞:“李橦那孩子竟还活着么。”
黄琪回答:“颜戈啸那日心情好,才没杀了小殿下。”
李橦和颜安都注意到了不远处的白衣男人,少年们眸色懵懂清澈,认真地注视着他,李琢蓁没有与他们打招呼,只看了眼,跨步离开花园。
他探望了李清月,与其闲聊几句,问起去处,李清月笑着回答:“我只想留在此地。”
李琢蓁没有强求,只道望姑娘珍重。
李清月喊住他:“殿下不必憎恶自身,那日宫变,是李家命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