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英说完那番话时,浑身已经被冷汗浸湿。
片刻沉默后,刘辩开口。
“如此说来,你并无半点过错。换了是我,遇上董卓那等手握兵权的大人,也绝不会轻举妄动。冯爱卿,朕明白你的苦衷。”
冯英闻言愣住,完全没料到刘辩会如此开明。
他本以为一旦供出董卓,自己便会被牵连入漩涡,成为朝廷争斗的一枚弃子。
眼下这般局面,反倒令他有些不知所措。
他哆嗦着低声道:“多谢陛下宽容臣下的无能,臣……臣愧不敢当。”
刘辩却摆了摆手,指了指一旁的箱子。
“起来吧。这座金箱,朕赏赐与你,聊表心中慰藉。”
“什、什么?”
冯英猛然抬头。
一箱金元宝啊!这得是多少银两的价值?
他是礼部尚书不假,可一辈子的俸禄也远不及眼前这箱金灿灿的财富。
“接着。”
刘辩神色淡然。
“既然夜明珠出了纰漏,那便算了,莫要再放在心上。朕赏你这些金子,你拿回去贴补家用,莫要让自己为了这事寝食难安。”
冯英彻底怔住了。
他张了张嘴,本来想推辞,可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他终究硬着头皮伏身行大礼,高声道:“臣谢陛下隆恩!臣、臣受宠若惊,必不负陛下一片盛心!”
刘辩轻笑了一声。
“好,既是如此,冯爱卿便安心回府吧。这件事到此为止,不必再提。朕始终记得你对朝廷的忠心,望你日后继续尽职为朕分忧。”
冯英拱手连连称是。
他本想着今日唇齿犯险,恐怕要赔了自身清誉,甚至连饭碗不保。
谁知话一出口,不仅毫发无损,还得了如此重赏!这天恩浩荡,简直叫人感激涕零!
带着满箱元宝,冯英被小顺子一路相送出乾清宫。
直到走到宫门之外,才敢彻底松了一口气。
……
冯英的身影消失在宫门拐角,小顺子这才蹑手蹑脚地回到殿内,小心翼翼地将殿门关好。
他搓了搓手,一脸困惑地望向刘辩。
“陛下,您真就…就这么放冯英走了?那可是极品夜明珠啊!就这么…打水漂了?”
刘辩闻言头也不抬。
“谁说打水漂了?朕这叫放长线钓大鱼。”
他轻轻合上书,似笑非笑地瞥了小顺子一眼。
“你觉得,那一箱金元宝,朕是白送的吗?”
小顺子一愣,随即恍然大悟。
“奴才明白了!陛下这是…这是想用这一箱金子,换回那颗夜明珠?”
刘辩笑着摇了摇头。
“不,朕要的,是他主动把那颗夜明珠送回来。”
……
冯英一路神情恍惚,直到府邸大门出现在眼前,他才猛地回过神来。
家仆接过他手中的金箱,那沉甸甸的重量压得仆人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
冯英这才意识到,自己竟带回如此一笔巨财!
进了府内,冯英屏退下人,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怔怔地望着那箱金子。
皇帝的赏赐太过丰厚,这反常的举动让他如坐针毡。
“陛下为何要如此?”
冯英喃喃自语,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猛地想起自己慌乱中脱口而出的“董卓”二字!
难道皇帝因此怀疑他与董卓有所勾结?可即便如此,皇帝也应该治他的罪,而不是赏赐他如此多的金子!
“不对,不对!其中必有蹊跷!”
冯英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他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焦躁不安地搓着手。
思来想去,他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将夜明珠送回宫中。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安心,才能让他摆脱这莫名的恐惧。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事不宜迟,他立刻吩咐下人备车,前往董卓府邸。
……
董卓府。
冯英的到来,显得格格不入。
他强忍着心中的不适,向董卓说明了来意。
“董大人,那夜明珠……下官实在无法寻回。陛下今日召见下官,虽然没有明说,但下官总觉得陛下已经有所察觉。下官惶恐不安,唯恐大祸临头啊!”
冯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
董卓斜睨着冯英,不屑地冷哼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