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将军所言甚是!冯尚书身居高位,执掌礼部,倘若真有此事,岂不是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陛下!臣恳请严查此事,还朝廷一个清白!”
冯英脸色煞白,连忙辩解。
“陛下,冤枉啊!臣绝无监守自盗之心,这珠子臣只是按规矩从南蛮使臣手中接过,从未擅动过一分一毫。陛下明察啊!”
就在此时,董卓微微笑了一下,慢悠悠地说道:“诸位稍安勿躁。依老夫之见,冯尚书素来忠心耿耿,乃陛下的臣子楷模。此事是否为冯尚书所为,尚无定论,岂可草率定罪?”
他话音刚落,张济也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小人以为,此事或另有隐情。冯尚书声名清正,似乎并非贪图私利之人。何不再细细查证,以免冤枉无辜?”
董卓一派的支持引得何进脸色难看,他冷哼一声。
“董相国此言差矣!若不查个水落石出,如何对得起陛下?贪官污吏,朝纲败类,怎能姑息!”
董卓微微一笑,道:“何将军如此咄咄逼人,是恨不能立刻治罪吗?若真是误判,陛下面前岂非有失公允?”
刘辩将身子微微前倾,抬起手轻轻一拍龙案。
“够了。”
年轻帝王低声开口。
“何进将军,董爱卿,朕还未下旨,你们何必急着在大殿上争吵不休呢?”
何进与董卓对视一眼,纷纷闭了嘴,各自收敛姿态。
刘辩瞥了眼跪在地上的冯英,见他额头因惊恐而渗出的冷汗,将手一挥,示意身边的小顺子取了手帕递过去。
冯英双手发抖地接过,眼中满是感激。
“冯爱卿,朕记得你素来忠诚,办事也算谨慎。这次的贡品事宜,若果真出了差错,朕希望你能如实相告。”
刘辩依旧是一副温和模样。
冯英连忙磕头。
“陛下,臣不敢欺瞒!这珠子分毫未动,真不知为何变成次品!恳请陛下明察!”
刘辩抬手,示意他起身,而后目光扫过满殿文武。
“朕深知,任何人都可能出错,但错不是用来推诿的借口,更不是党争的工具。既然此事疑点重重,朕决定亲自查清贡品之事,务必给南蛮使臣和朝廷一个交代。”
他说得风轻云淡,何进与董卓都是面色微变,却各有算计。
众臣听闻此语,纷纷俯首称颂。
“陛下圣明!”
见场面终于安定,刘辩站起身,淡笑道:“此事调查需时,众爱卿不妨各司其职,莫要因此动摇国政。今日就先议至此,退朝。”
……
散朝后,刘辩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太阳穴。
“小顺子。”
刘辩唤了一声。
“去,把冯英给朕叫来。”
小顺子躬身应道:“诺。”
说罢,便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不多时,冯英便被带到了刘辩的寝宫。
他一进门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陛下饶命!臣真的没有偷换夜明珠啊!臣冤枉啊!”
刘辩摆了摆手,示意他起来说话。
“冯爱卿,朕相信你。你为官多年,一向清廉,断不会做出这等事来。”
冯英闻言,这才颤巍巍地站起身,但依旧低着头,不敢直视刘辩。
“朕问你,这夜明珠,除了你之外,可还有其他人经手过?”
刘辩语气平缓。
冯英额头上冷汗直冒,支支吾吾道:“这……这……臣不敢妄言。”
他自然不敢说董卓把夜明珠拿回府上了。
董卓权倾朝野,他一个小小的礼部尚书,哪里敢得罪?
“小顺子。”
刘辩唤道:“把东西拿上来。”
小顺子应声端上来一个沉甸甸的木箱,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金灿灿的金元宝。
冯英见状,眼睛都直了。
这得多少钱啊!
“冯爱卿。”
刘辩指着箱子里的金子说道:“朕对这夜明珠并不在意,不过是些身外之物罢了。但朕也不想被人糊弄,你说是不是?”
冯英咽了口唾沫,连忙点头称是。
“是是是,陛下圣明!”
冯英看着那箱金灿灿的元宝,嘴巴抿得紧紧的,双手不断搓动着衣摆。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抬起,偷偷瞥了瞥刘辩,却又立刻缩了回去,脸上满是犹豫与慌乱。
小顺子站在一旁,冷眼旁观。
“冯大人,在陛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