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要在成都举行,大司徒为媒,天子亲自主婚?”
魏正手拿魏延的来信,心中早已把对方大爷问候了好几遍。¤咸,鱼|看~°书?+§ :@±更&?新.最\全/他之所以要在去成都之前把婚结了,就是要把降将派彻底绑定在魏延这边。结果魏延倒好,不知道被谁一通劝说,竟兴奋莫名的让他去成都结婚。你不怕来一场血色婚礼,我还怕呢。“魏侯?”董厥等人疑惑的问道。“天恩眷顾,这是好事,好事啊!”魏正微微一笑,点头道:“正是如此,去成都的事情,要加快动作了。”话虽如此说,但他的脑海中,已经把所有人都过了一遍。这个时候也终于理解为什么很多诸侯都不愿意去拜见天子,因为那意味着你把生死交给对方的理性。但关键问题是,对方会理性么?每个人都汉献帝么?后世不久就出了个孝庄帝元子攸。而且刘禅,在历史上也是有前科的。这家伙能力不怎么样,制衡的手段也一般,但对危险的预判还是很清晰的。前期对诸葛亮好,那是因为有另外一个托孤重臣李严在。历史上的李严,真实能量要比三国演义和大家的观念中大的多。其不是诸葛亮的附庸,而是一直在和诸葛亮掰手腕,并很长时间内都占据上风。刘备死后,把政权委托给荆州派代表诸葛亮,把军权委托给东州派代表李严,是最优解,也是唯一解。因为刘备攻打东吴这一战,死伤最为惨重的是荆州派,从人才到兵员方面,都是如此。因为荆州是荆州派的老家,夺回自己的财产,荆州派自然出人出力的拼命。而东州派能派人过来,陪个场子,架架气势就已经对得起你荆州派了。@求3|^书+~{帮/~′ ?更°{>新o最_快:^不然的话,妥妥的因病卧床。而正因为如此,被杀的也基本都是荆州派。所以战后,军权基本都握在东州派手中。刘备把政权交给诸葛亮,是用他来制衡东州派李严的。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留下镇守永安。按照刘备的思路,接下来肯定是继续攻打荆州,那么李严带领军队囤聚在永安,就像以后的汉中一样。李严是攻略东吴收伏荆州这个大项目的总经理。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的政治才华,已经摒弃了恩怨,跳出了窠臼。回到成都没多久后,诸葛亮就和东吴谈和。这一下直接把刘备临死安排的大项目给废止了。因为做项目的是李严,只要李严在做,就会吸收能量,就会不断变强,而诸葛亮和荆州派,就会渐渐沦落为“益州派”。所以诸葛亮要自己做项目。这个时候,正好雍闿联合朱褒、高定,拉拢孟获发动叛乱。当时雍闿起兵杀死云南太守正昂,并通过吴交趾太守士燮与步骘向吴国请求归附。这个时候已经叛变投敌了。蜀汉朝廷又派张裔担任云南太守,张裔径直赴郡所上任。雍闿借鬼教鼓动人说:“张府君像只葫芦,外面虽说光亮但内面实际很粗糙,不值得杀他,命令把他缚绑送往吴国。”于是把张裔押送给吴主孙权。吴国孙权任命雍闿为永昌太守,并以刘璋的儿子刘阐为益州刺史,处于交州、益州之间。这个已经是动摇刘备占据益州的根基了。肯定要立即南征的。按照刘备的安排,南征项目属于军事项目,肯定是要李严负责的。+1¢5/9.t_x?t\.*c-o·m*于是,诸葛亮开始施展手段,他认为朝廷初遭大丧,还不适合对南方用兵。这个理由吧,也算是冠冕堂皇,不好反驳。李严想想也是,于是采取怀柔手段。他给雍闿写了一封六张纸的信,派遣他的小弟益州从事常房南下巡行,带着此信晓喻雍闿,向他说明事态变化的厉害。雍闿只回答一张纸的信,说:“我听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现天下鼎立,却有三种不同历法在施用,所以处在僻远地方的人深为惶惑,不知归附何方。”李严的麾下常房带着李严的书信晓喻雍闿,到牂牁时,因得知占据牂牁的朱褒有异心,将他手下的主簿拷杀。根据历史记载,朱褒得知后非常愤怒,于是攻杀常房,诬陷他谋反。这个时候,诸葛亮的神操作来了,他果断诛杀常房的几个儿子,并把他的四个弟弟流放到越巂郡,也就是叛乱所在地,希望以此安抚朱褒。也就是说把调查员常房给灭门了。但朱褒仍不悔改,之后举郡响应雍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