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第218章 利益,绑定

第218章 利益,绑定

镇东将军府的议事厅内,炭火将众人的面孔烘得通红。.精??±武×,%小_?说+网[? {~(更>×\新(?[最,?<快<,

魏正用匕首尖挑起申家的奴籍木牍,投向燃烧的炭盆,墨字在火中蜷曲成灰:“诸位且看,假设申家有五千部曲。”

闻言,申曈下意识的就想说我家没有那么多,不过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说。

“每年为其耕桑战守,却只缴十之一二的私税,当然这个还没有算隐匿的人口。”

魏正转向庞瓒,“庞公子的四千家部曲,若登记为良民,可缴多少税?”

庞瓒会意,展开手中的算筹:“按汉律,良民每亩田缴粟三升,另有户调绢二匹。

四千家部曲若人均五亩桑田,年缴粟六万石,绢八千匹——是私税的三倍有余。”

他忽然起身,向魏正一揖,“且部曲转为良家子后,战时有军饷,闲时有耕地,士气远胜私兵。”

魏正用匕首敲了敲炭盆:“更关键的是兵源。”

他指向舆图上的上庸郡,“三十七万人口,可征发三万士卒。

这些兵卒吃的是汉家粮,穿的是汉家甲,比豪强私兵更知为谁而战。”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从各人的脸上扫过,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知道孙权每次都能发十万大军,可却屡屡打不下合肥么?

难道真的是张辽威武天下第一?

可张辽死过之后,他不也没能打下合肥。

就是因为东吴是私兵制,士卒的掌控不在孙权的手中。

虽然可以省掉很多的军饷开支,但真打起仗来,每个将领都会保存实力,不敢打硬仗。

如此一来,怎么打胜仗?”

闻言,众人纷纷点头,王训更是说道:“是啊,某听阿翁说过,逍遥津一战,名将凌统为了救孙权,战死三百部曲,从此一蹶不振,二十九就病死了。

虽然孙权竭力抚慰凌统之子,可从此,哪里还敢有人死战。

所谓江东大族,都是守成之贼。”

“哈哈,说守成之贼有点贬低,因为他们的家就在江东,对中原自然没有兴趣。

就像我们大汉一样,坚持北伐的都是荆州人、豫州人,至于益州人,他们对此并无多大兴致。

这是利益和观念使然。”

魏正哈哈一笑,随即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很多时候事情之所以失败,并不是本身的能量不足,而是做事的人人心不齐。

只有把力量凝结到一起,才能做成大事。

诸位难道打算世世代代就守在上庸郡这山窝窝里?

不去碰触雒阳的美好和繁华,不去江南体验别样的风土和人情?

如果是那样的话,提前说一声,我会把你安置在稳妥的位置上,只要认认真真做事就能保一世的平安和富贵。~e~z?k/s,w·.?n~e^t*

做事不认真的话,等大汉被攻破的时候,再作为士籍被掠到关中就是。”

“君侯,某等愿随君侯,走牛马,填沟壑,重建汉家天下。”

长史费祎第一个站出来说道。

见状,其他人纷纷抱拳,跪地行礼齐声道:“君侯,某等愿随君侯,走牛马,填沟壑,重建汉家天下。”

其中王训等人还因为比费祎慢了一步,以至有些懊恼。

魏正躬身上前,一个个把这些人扶起来,语重心长的教导道:“事情怎么说是一回事,怎么做是另外一回事。

为什么有的人能成事,手段高明而已。

为什么有些人成不了事,手段低劣罢了。

我们治下无奴,所目皆是大汉子民,杜绝的是那些豪强寒素的激烈之路。

只要公器在手,整个大汉都是吾等之奴。

这一点,汝等明否?”

费祎、董厥等少数人眼前一亮。

其他人则是若有所思,还有懵懵懂懂的,但一个个也都假装明白过来的样子。

生怕在别人面前暴露了自己智商欠奉的底细。

魏正接着说道:“底层豪强大族,只想着土地兼并,一味的做大做强。

但却没有想到这样做,破坏的是整个生态平衡。

这就像土地的开垦,不能一次性种植太多,要保持土地的肥性。

或者像是林苑鱼塘之间的围猎,不能竭泽而渔。

但我们作为上庸郡的顶层掌控者,兴复大汉北伐中原的先锋军,岂能如那些鼠目寸光的豪强村夫一般?

吾等要掌控好事物运转的节度,保持上庸郡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最终有一天,你我大家都能进入云台阁。

以己之名,再开族谱,保家族百年,乃至千年富贵!”

闻言,众人顿时激动不已。

但其中一些意思虽然直白,但有些难明,就连费祎和董厥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邓星忽然问道:“师君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