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 第96章 士家,军营

第96章 士家,军营

然要小弟去施施恩德,如此才能彻底收服这群士卒。”

逃兵,自然是要杀的,便是魏正主事,也是如此。

“先把一千正卒聚集起来。”

“唯!”魏昌领命,转身面向身后的偏将,大手一挥,下达指令。

偏将们迅速行动起来,各自奔向营地的不同角落,传达集合正卒的命令。

不一会儿,营地里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号角声和呼喊声。

士卒们匆忙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在他们的驱使下,曹魏的一千正卒降兵从四面八方迅速朝着指定地点汇聚。

他们步伐虽略显凌乱,但在军官的指挥下,很快便排列成整齐的方阵。

魏正看着那些曹魏的正卒,脑海中浮现出曹魏士卒的制度。

曹魏的士卒,是士家制度。

士家制度是曹魏为保证有足够的兵源和防止士兵逃亡,强行规定士兵及其家属成为社会一定等级的制度。

士兵及其家庭另立户籍,称为“士家”。

士家集中居住,主要居于曹魏的政治统治中心邺城一带,由军营或郡县管理,社会地位很低。

男子终身当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当兵。

士平时屯田,战时打仗。

士家只能与士家通婚。

士兵死后,妻子由政府主持改配士家。

为防止士兵逃亡,政府另行制定了“错役制”和“士亡法”,规定,士兵逃亡,家属要受严厉处罚,重则处死,或没为官奴婢。

一入士籍,不能脱离,只有立了军功,才能免为平民,个别立有特殊功勋者才能称爵,士的儿子不能为官。

曹操离世之后,这套士家制度不仅未被废止,反而变本加厉地推行开来,其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曹魏政权的体系下,士家子弟生来便被打上了军户的烙印。

世代为兵,命运被牢牢捆绑在军事体系之中。

如今这些曹魏的降兵,虽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逃兵,可依照曹魏一贯的行事风格,大概率会将他们默认列为阵亡。

一旦被如此定性,家中的妻子便会被强制改配他人,这在曹魏政权看来,不过是稀松平常的常规操作。

而后续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诸如他们的儿女该如何照料,年迈的父母又怎样安度晚年,统统被抛诸脑后。

如此境遇,怎能不让这些降兵们萌生逃回去的念头?

他们心中挂念着家人,担忧着亲人此后的悲惨命运,归心似箭。

然而,站在大汉的立场,又怎会轻易将这些降兵放回去?

放他们回去,无疑是纵虎归山,日后必定会再次拿起武器,成为杀害自己人的利刃。

毕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残酷的战争法则主导着一切,“人道主义”这样的概念,还远远未曾诞生。

在当权者和大多数人的眼中,普通百姓不过是庞大国家机器运转中的渺小零件,实在算不上真正意义上被尊重的“人”。

他们的生死、他们的家庭,往往被视为微不足道的存在,在宏大的政治和军事利益面前,轻易地被牺牲和忽略。

“这群降兵是不可能被彻底收服的!”

魏昌在旁边提醒道。“按某所想,全部发往山中挖矿,死了便罢!”

闻言,魏正微微一笑:“不可能被收服么?”

正要魏昌见识见识自己的手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