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天幕:开局盘点历朝太宗 > 第125章 称帝

第125章 称帝

大明洪武十一年

不出朱元璋的意料,大明最严重的还是内部问题,这起义军都波及了大半个中原了,难怪灭亡。

“北方估计只有北直隶在朝廷的控制下了,就这还要不断面临后金的入关侵扰,朱由检这小子撑了不少年啊。”

等到朱元璋听到晋商之事,他猛地站了起来,这不是纯纯的汉奸吗?还成了所谓的皇商,真是当的好狗!

这群商人就是不能给他们脸,之前天幕讲下西洋的时候,就有他们的影子,士农工商,就商人心中有利而无义,就该打为贱民!

朱标看着怒目圆睁的老爹,知道这波真的劝不了了,希望我洪武年没有这些通敌叛国的商人吧,不然只能先让他杀一批消消气了。

【到了天聪九年,林丹汗病逝,他的儿子额哲率领余部自青海返回河套地区,皇太极得知消息后,决定一举扫灭察哈尔】

【天聪九年二月二十六日,皇太极命多尔衮、岳托、豪格率军进攻察哈尔】

【三月,多尔衮在西喇珠尔格地方遇到林丹汗的大福晋囊囊,获知额哲所在地。四月二十日,大军渡过黄河,四月二十八日,后金兵趁着大雾包围了额哲营帐,并派苏泰(额哲之母)之弟南楚劝降】

【最终额哲决定投降,并奉上了所谓的“传国玉玺”,至此北元正式灭亡,漠南蒙古诸部全都臣服了后金】(传国玉玺大可能还是随着后唐末帝李从珂自焚而丢失)

大明永乐年间

“什么?传国玉玺!”

也不怪朱棣如此惊讶,大明和草原势力争斗了这么久,一直都没能获得传国玉玺,而后金却这么轻易的就夺去了。

但很快,他就发现,天幕中的关键字眼“所谓”,这是不是意味着传国玉玺根本就是后金有意捏造的。

他们如此做的原因也容易猜到,皇太极即将称帝,有了帝王名号,就更能收揽人心,入主中原。

大元

忽必烈冷笑一声,别人不清楚,他还不清楚吗?我蒙古手里根本就没有始皇帝当年传下来的那一块玉玺。

“捧皇太极的臭脚罢了,这群不孝子孙也是不要脸,配合着这群女真人吹嘘。”

【天聪九年八月初三,多尔衮等人归来,向皇太极献上了北元的传国玉玺】

【诸贝勒和蒙古首领以此祥瑞向皇太极祝贺,请他顺从天意登基为帝,皇太极当时却拒绝了】

崇祯年间

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这家伙又要来一回三辞三让了,一群蛮夷还真搞得像模像样的。

“我太祖皇帝得国之正古今未有,大明没有传国玉玺照样统御天下,而你皇太极却只能靠编造传国玉玺来愚弄众人。”

说着朱由检摸上了自已的玉玺,虽然他嘴上这么说,但心里却有些没底,难道多尔衮他们真的找到了传国玉玺,不然他们怎么会得天命入主中原?

不,不会的,天幕的出现说明,天命依旧在我大明,一切还有改变的机会。

【皇太极嘴上说着自已德不配位,女真大业未成,但实际上,他开始做起了各项准备,一个全新的国家即将形成】

【在此之前,我们谈一下剩余的两个大贝勒,代善和莽古尔泰】

【大凌河之战中,莽古尔泰与皇太极发生口角,气急的他竟然拔剑相向,皇太极以此为由将莽古尔泰治罪,革去大贝勒名号,并伐其牛录,银两,马匹】

【很快,在众人的提议下,就把莽古尔泰南面并坐的权利取消,代善见只有自已一人,就主动请求退出并坐】

【天聪六年正月初一日的元旦朝贺中,皇太极正式废除“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共理朝政的旧制,从此“南面独坐”】

【天聪六年冬,莽古尔泰暴病而亡,到了如今,也就是天聪九年十二月,他的亲人和下属又被指控想要谋害皇太极,皇太极大怒,正蓝旗一度被取消,虽然后来恢复了,但又交到了皇太极长子豪格的手中】

后金天命年间

莽古尔泰同样面色一冷,他再笨也能想到自已是挡了皇太极集权的路了,他能理解,但不服。

随后,他的目光迎上了角落里的阿敏,两人对视一眼,似乎有特殊的意味。

【天聪九年九月,得到传国玉玺的次月,皇太极对最后一个大贝勒代善下手】

【在诸贝勒大臣会议上,他指责代善对已不恭,众人也认为大贝勒“与皇上相左”,列四条罪状,革去大贝勒名号,削除和硕贝勒职,剥夺十牛录,罚甲胄、银两等】

【代善向来以识时务著称,皇太极也知这是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