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天幕:开局盘点历朝太宗 > 第63章 明朝特殊的制度

第63章 明朝特殊的制度

【在应对各方势力中,情报是最为重要的,朱棣本身就善于情报战,为了了解和监控天下各地,朱棣启用了锦衣卫】

【锦衣卫设立于洪武十五年,前身是仪鸾司,作为一种特殊的卫所军,他们直接听命于皇上,毫无疑问的天子亲军】

【刚开始锦衣卫也只是有守卫值宿、侦察逮捕和典诏狱三项职责,但随着朱元璋开启恐怖统治,锦衣卫的权柄日益加重】

【为了配合皇帝寻找大臣的罪责,他们屈打成招,栽赃嫁祸,一切只为了将案子办成铁案,以至于到了人人谈及锦衣卫色变的程度,真正的能止小儿夜啼】

【洪武二十年,众人再也忍受不了,朱元璋迫于压力只能下令“取其刑具悉焚之,以所系囚送刑部审理”。】

【但这个时候,锦衣卫仍在发挥他们的作用,直到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后,朱元璋意识到了锦衣卫的危害,才取消了他们典狱之责,从此锦衣卫只负责值宿和侦察】

大明洪武十一年

众大臣们感到一阵窒息,都不用看,光是听着这些话都让他们感到浑身发冷,一个不用经过刑部大理寺,直接能抓人审人杀人的机构太恐怖了。

那个仪鸾司他们也知道,那是无孔不入啊,我们在哪干了什么事情,朱元璋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个升级版的锦衣卫,那更不用多想,别说我们做了什么,恐怕就连我们脑子里想的什么他们都能挖出来。

人群中的蓝玉也是一阵心惊胆战,以自已命名的案件那得是多大,不敢想,不敢想。此时的蓝玉还没有立下那么大的功劳,没有那么跋扈,现在他只想抱紧太子的大腿保住自已的小命。

朱元璋观察到底下这群人的丑态,嘿嘿一笑,“锦衣卫”,不错,既然如此,就让它提前现世吧。

【朱棣上位后恢复了锦衣卫的全部职责,新设北镇抚司,制定南镇抚司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纠;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不必经过司法机构】

【同时还扩大了规模,设置了五个卫所,统领官称千户、百户、总旗、小旗,一般军士称为校尉、力士,雅称为“缇骑”。人数最多时达到了六万】

【后来朱棣嫌锦衣卫设在宫外用的不够顺手,同时为了监视锦衣卫,他在永乐十八年增设了“东缉事厂”,简称“东厂”,起初直接受自已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

【至此明朝特殊的厂卫制度出现了,他们只对皇帝负责,监视抓捕审问天下官员藩王百姓,所有人都生活在他们的阴影里】

要是过去的朱元璋,可能还会认为这对官员太不友好了,而且这么强大的机构很危险,但是经过天幕的解说,了解了文人的嘴脸,他只会夸干的好多来点。

不过听到宦官朱元璋有所不满,要知道唐朝的事还历历在目,怎么能重用宦官呢?

“你小子怎么能任用太监?他们的危害你难道不知道吗?”

朱棣知道这种事没办法分辩,只能递上棍子,一瘸一拐的趴在板凳上。

元狩三年

汉武帝刘彻兴致勃勃的看完了这一段,妙哇,简直太妙了,真是天才般的想法。

朕也要有自已的锦衣卫,看谁不爽直接抓,名字的话不如就叫绣衣使者吧,等等,朱元璋这个锦衣卫不会是抄的我吧?

大臣们看着皇帝正在思索,哪里还不知道他也要搞出厂卫这种东西来了,完了,好日子结束了。

宋朝的赵光义也是决定正式推出自已的皇城司,既然名声已经烂大街了,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大唐贞观

李世民也意识到这种机构的好处,那就先设立百骑,再设置不良人。(不良人没有动漫里那么牛,更像是地方上警察)

魏征还想劝谏,这种东西也太吓人了,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不会搞的吧?

只可惜“厂卫”确实好用,魏征再怎么头铁也改变不了李世民的想法了。

【完善了特殊的监察制度,朱棣又盯上了文官制度,这主要是因为他没办法像朱元璋那样全身心处理政务,只能安排人来辅佐他】

朱元璋拍了拍朱棣的屁股,疼的他吱哇乱叫,朱元璋说道。

“怎么会这么忙?还没办法处理政务,你干啥去了?”

“打仗?”

朱棣心里想,比起治国,自已还是更乐于驰骋沙场啊。

【对于皇帝为什么会这么忙?那都是因为朱元璋在此之前废除了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朱元璋精力充沛,能够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