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169章 他们要得,你自也要得!

第169章 他们要得,你自也要得!

湖州城内,早早就得到了消息,四城之门再也不闭,城池之内,弥漫着一种喜悦与放松,百姓们无事就往城外去……

便是这个在说今日要到,那个在说当是明日。

只待,当真在视线远方看到了那旌旗大纛,便是满城之中,皆是奔走相告。

无数人涌出城池来迎,府衙里更是派出差吏军汉来维持秩序。

知府邢岳,也出城来迎,也派那钱世疆远远打马就去,便是还有事情商议。

商议何事?

问问苏将军,能不能让大军以威武雄壮之姿,从南城进,从北城出,走这么一趟。

这般仪式,对于邢岳与湖州城内的百姓而言,显然很有意义。

苏武也就答应了下里,这不是什么难事,军中马匹有多,只管去走一趟,便是士卒也当享受一份千呼万唤的荣誉,也是好事,有助于军中政治思想工作的建设。

入城之前,自要听下脚步,整理一下仪容仪表,也把甲胄清理干净,再穿在身上,重骑马匹自也要披甲胄,只管让百姓们也看看这般怪物长什么样子。

倒是苏武自己却不去游这一趟街市,只看着军汉喜气洋洋打马列队往那城池里去,那百姓之欢呼雀跃,箪食壶浆在塞在给……

军中严令,不得收百姓任何东西!

军汉们自也不觉得有什么苛刻,只管照做,不论是鸡蛋塞来,还是什么其他东西,只管坚持不受。

自也能博得美名,有一个词,秋毫无犯,这个词听起来好像没什么,但上下几千年里,真做得到百姓秋毫无犯的军队,那真是凤毛麟角。

苏武麾下,却是轻松就能做到,这倒也不仅仅是荣誉感与思想觉悟,在这个时代,更多还是苏武麾下的军汉,大多不算穷。

苏武带着伤员与烈士遗体,先回大营,积雪在融,大帐里燃起了炭火,苏武在烤火。

更在工作,战事情况,方腊之贼各般情况,江南各地之情形,都要整理成书面报告,以最快的速度往北送去。

倒是邢岳跟着苏武来了,也坐在大帐里,竟是接着军中的笔墨纸砚也在写,写得激动不已,甚至时不时还要问苏武几句:“苏将军,你看这一句的措辞如何?”

苏武苦笑着来答:“邢相公自是哪般措辞都对。”

其实苏武也明白,邢岳这是善意,就是要让苏武知道他是如何来写这些奏疏的。

却是邢岳来说:“诶,自是你我商量着来,这奏疏要去中书门下,说不得还要让天子过目,岂能不谨慎措辞?”“相公文笔之道,自远胜过我……”苏武笑着,其实是觉得麻烦,他自己一大堆写不过来,还得给邢岳去看……

“将军何必如此谦虚,将军之文才,我也多少有些耳闻……”邢岳捋着胡须来说,此番太过惊喜,头前还想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没想到,胜得如此干净利落,在去打听,竟还有那斗将之事一场不败,当真传奇非常……

邢岳更知,经此一战,这湖州彻底无忧了,贼势已然止住,只去比较,江南东西两路,六十多个州县城池皆不能幸免,唯独湖州,已然在百万之贼兵锋之下,竟真就这么幸免了!

苏武不仅仅是救了多少人命,更也是给邢岳个人的前程助了一把大力。

邢岳说到文才,苏武以往听别人说这话,总会有一种不习惯,觉得哪里怪怪的,也知道自己是附庸风雅而已。

但听多了之后,邢岳再说,苏武慢慢也习惯了一些,以往苏武必是谦虚之语,今日,苏武脱口而出,只道:“我非东华门外唱名者!”

邢岳更是来笑:“而今不比以往了,当今天子擢拔人才,也不全看那东华门唱不唱名……”

邢岳就事论事,如此说来,对于苏武而言,自然是好事。

苏武也知道,兴许真是好事。

对个人是好事,对于一个政治生态较为稳定的国家而言,那是乱得不能再乱了。

就看着朱勔在江南……也看那太监梁师成入进士甲等,也在东华门外唱名……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规则一破,当真就是天下大乱,赵佶是要为自己这些任性付出代价的……

苏武叹了口气,继续去写。

邢岳似也感受到了苏武的情绪,也是叹息一语:“再说,而今那东华门,也不是昔日的东华门了,将军啊,他们要得,你自也要得!”

这般话语,已然就是交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