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还珠之别有天地:小燕子不做囚徒 > 第九章 梧桐细雨是别离(中)

第九章 梧桐细雨是别离(中)

“这都要天黑了,她一个人不知道会在哪里?会不会遇到危险呢?”永琪开始胡思乱想,眉头皱到了一块儿,痛苦得不得了。

这时间拖得越久,找到人的可能性就越渺茫。

尔康和永琪都深知其中道理。

本以为老欧、欧嫂那儿可能会有些许消息,想不到,竟是一个断了线的风筝。这就意味着,那条路已经彻底无法走通,必须另想办法。

“听我说!我们现在就进宫,禀告老爷去!找人我们都有经验,不能再拖了,肯定要老爷的命令,明日一早,我们必须带着侍卫挨家挨户搜了!”尔康正色道。

说罢,紫薇、尔康、永琪三人,再不耽搁,离了会宾楼,坐马车一路朝宫门而去。

至于小燕子,自早上天不亮从贝子府的院墙翻出后,就一直在街道上晃荡。她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自己该往何处去。会宾楼,是从来都不在她考虑的范围之内。的确,她第一个念头是想找箫剑。

箫剑!你在哪里呢?

小燕子拉了拉包袱,心里默默地道。

不对,万一我找到了箫剑,暴露了行踪,那不是害了我哥吗!

念头至此,她彻底放弃了找箫剑的想法。

日上三竿的时候,街道上的人渐渐开始多了起来,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她走过了一条街,又一条街,也路过了以前常常和柳青、柳红卖艺杂耍的地方。这里还是老样子,几乎没什么变化,老百姓们再苦、再穷,可总有活下去的动力与办法,那卖力的表演,一声声吆喝叫卖,都充满了跃动的生命力。

小燕子随着人群也围观了一会儿,看到自己熟悉的从前的生活,她不由地眉眼微弯。好久她都没有这样发自内心的笑出来过了!好像这高墙之外的活生生的世界才与她心心相应。

“好!好!”

人群里尽是对那高超表演的喝彩声,小燕子也是跟着周围人一起用力地鼓掌。

临了,不忘留下一点点碎银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放下碎银的那一刻,她脑子里忽然闪出这样两句诗。南巡前,她可是拼了命背了好久的《琵琶行》。

那时背的叫苦连天,想不到此刻,诗句竟如泉水般自然而然地流了出来。

她自嘲地一笑,年少不懂诗中意,如今已成诗中人。

心里头竟又不自觉地蹦出了两句打油诗。

原来诗人作诗,是这么用的!这诗表达起心里头想的还真是挺简洁又贴切!怪不得,永琪、紫薇他们爱作诗!她心里头又在嘀咕。

一想到永琪、紫薇,她不禁一阵酸楚。接着又想起了乐儿、天儿,又是一阵痛彻心扉。她摇摇头,狠狠心:既然出来了,那就是要和他们告别了!别再想了,这外头才是属于我小燕子的世界!

她深吸一口气,给自己加油鼓劲,又往前走去。肚子饿了,就在街边买了两个馒头果腹。可究竟要往哪里去呢?她对着茫茫一片天,和眼前熙来攘往的人群,脑子里却好像空空如也。

于是,就又漫无目的地东一瞅,西一瞧,直到太阳移到了西边。她甚至想自己如果一直这么往南,是不是就可以走到杭州。

浑浑噩噩间,几声若有似无的鼓声从一条巷子深处飘来,她有些好奇,便循声往里。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巷子里面,一扇不算太起眼的门洞前。

这石头门洞上头刻着三个字—止心庵。

刚刚的鼓声好像就是从这门里传出来。这小小的庵堂好像有一股什么力量,牵动起她的心弦,让她不自觉地又往里走了几步。

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已落光了一半的叶子。里面第一眼看着,一切都好似小小的,供着弥勒菩萨的第一间堂屋也是小小的。左侧有个约莫四十多岁的妇女坐在一个案桌前,见到小燕子的时候就对她笑了笑。

“里面是在唱什么?”小燕子见那妇女和善,没来由地心里温暖,疑问便脱口而出。

“师父们在做晚课!”那妇女和蔼地道。

“什么是晚课?”

“夫人您可以自己进去看看!”

小燕子在弥勒菩萨前磕了头,又往里而去。里面那间堂屋略大一些,她也不懂那供着是什么佛像。只是见了有四个尼众师父抑扬顿挫地在唱着词,有人击鼓,有人敲木鱼,还有人敲引磬,各有分工,丝毫不乱。

虽然她听不懂她们在唱什么,但这有节律的声音,入了耳,却很是动听。于是,她就这么在门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