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季汉楚歌 > 第256章 既分生死,也决高下,关十万,哦不对,准骠骑将军关羽北伐

第256章 既分生死,也决高下,关十万,哦不对,准骠骑将军关羽北伐

放弃高干,那今后就别想再策反曹操控制区域内的反曹势力了。

刘标四路伐曹,也是在向反曹势力表态:只要你们敢举旗响应,新汉就敢举兵配合。

了解刘标的意图,庞统迅速的调整了战术,道:“可步步为营,令大将军引军入济阴郡的定陶,令陈宫引军入东郡的鄄城;粮草则运入山阳郡的昌邑,以作中转。”

“要增声威,只靠现在的兵马远远不够。”

“可再调臧霸入谯县,呼应陈县的张辽;同时传令牵招、田豫,发幽州六郡突骑,攻打冀州的中山和常山。”

刘标仔细想了想,又道:“再给二叔去道密令,朕在豫州恭候。”

“发幽州突骑攻打中山和常山,虽然能增加声威,但远远不够。”

“朕本欲封二叔为骠骑将军,但被二叔拒绝了,称:无功不受禄。”

“二叔想立功,朕不能不给机会啊。”

在称帝时。

刘标以吕布为大将军,刘备为车骑将军。

又论赵云北征功劳,以赵云为卫将军。

唯独骠骑将军还空着。

在衡量了诸将的功劳,刘标原本是想让关羽来当骠骑将军的。

骠骑将军的俸禄跟大将军相等,金印紫绶,位同三公。

以关羽为骠骑将军,最是合适。

只是当金印紫绶送到寿春时,又被关羽遣子关平送回。

刘标明白了关羽的脾性和想法:

赵云当卫将军,是赵云跟着刘标从彭城一路杀到柳城,以赫赫战功才受封的卫将军。

前后左右四将军,还有周瑜、张飞、张辽在,五虎上将军的太史慈和黄忠也在积攒功劳。

五虎之下,还有四征四镇四平四安,以及大量的杂号将军都在想着更进一步。

关羽靠平定扬州的功劳可以升任前将军,可只以平定扬州的功劳就升任骠骑将军。

这会让众将吏以为刘标任人唯亲。

大将军是岳父,车骑将军是爹。

这两个位置不以功劳论,众将吏没意见,毕竟吕布和刘备的威望本就仅次于刘标。

可骠骑将军也不论功劳,那众将吏意见就大了。

没立大功就升骠骑将军,不仅会惹来非议,还让关羽感到羞耻。

庞统微微惊讶。

令关羽出兵,不在计划内。

倒不是庞统不想,而是扬州有叛乱。

庞统不能确定关羽会在何时平定扬州的叛乱,也不能确定关羽在平定扬州的叛乱后,是否还有余力伐曹。

见庞统迟疑,刘标又笑:“朕相信二叔,定能给朕带来好消息的。倘若二叔来不了,那只能感叹‘曹贼天命尚未绝’。”

只是高干举旗响应,就能将曹操逼得放弃大量城池紧缩防线,这战果其实已经超出原本的估计了。

战场形势,本就瞬息万变。

战场机会,也是难以捉摸。

就如昆阳之战时,刘秀也想不到会有“神助”。

一场陨石雨,让王莽变成了笑话。

一度让刘秀这个马上皇帝,都不具备讨论的争议性。

先圣人曾在《东观记》时说,汉光武帝刘秀是“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然后大众记得的,更多是“大魔导师刘秀”。

战场机会,虽然可遇不可求,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幽州六郡突骑的加入,让曹刘军争再度升级。

中山和常山虽然响应了曹操,但离得太远,属于曹操的控制薄弱区。

邺城的荀衍又在跟周瑜对峙,无法分兵。

闻得消息的曹操,遂令安国亭侯张燕出兵抵挡牵招和田豫。

刘标的强势,让曹操深感不安。

尤其是乐进李典回报:壶口关的高干听闻张燕都被调去抵挡牵招田豫了,在壶口关士气大振。

这让曹操又平添了几分闷气。

本以为只是一场由“高干反叛”引起的小冲突,没想到会演变成如今的“决战之势”。

这是令曹操始料不及的。

曹操并未做好决战的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决战,是需要大量粮草的!

更令曹操不安的是:西凉诸将开始变得“不安分”了。

尤其是马超,是最不安分的一个。

似乎马腾全家老小在许都当人质,对马超没任何的约束力!

曹操甚至都在想:马超是不是在等着马腾全家老小被斩,然后就有理由举旗响应刘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