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季汉楚歌 > 第256章 既分生死,也决高下,关十万,哦不对,准骠骑将军关羽北伐

第256章 既分生死,也决高下,关十万,哦不对,准骠骑将军关羽北伐

郭嘉的提议,跟昔日庞统打造对曹防线的理论相似。

防守的核心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在于重要的关津隘口。

与此配套的。

还有紧缩防线时,对士民的迁徙。

城池有人,才叫城池。

城池无人,那叫废墟。

曹操仔细考虑了郭嘉的提议,又在地图上端详许久。

最终。

曹操定下了紧缩防线的战略。

“令,仓亭津史涣,退守白马津。”

“令,山阳郡夏侯渊,退守东郡濮阳。”

“令,山阳郡夏侯惇,立即回守陈留。”

“令,阳夏夏侯廉,严守城池不得出战。”

“令,汝南满宠,退守上蔡、定颍、汝阳等地。”

“令,南乡徐晃,严守城池不得出战。”

“令,虎豹骑曹纯,立即增援宛城。”

“......”

一个个的军令,在曹操口中下达。

郭嘉提笔将曹操的军令一一记下。

经曹操确认后,又经快马迅速传往各处关津隘口。

这次防线调整。

从北到南。

由荀衍守邺城、史涣守白马津、夏侯渊守濮阳、夏侯惇守陈留、夏侯廉守阳夏、满宠守汝南、曹仁守宛城、徐晃守南乡。

其余重要的关津隘口,皆派能将驻守。

同时。

曹操又效仿夺汉中时,迁徙士民。

愿意迁徙的世家大族,许以高官厚禄的重利。

不愿意迁徙的世家大族,则派兵劫掠。

至于普通百姓。

则是强行迁徙。

屯田是需要百姓的,强行迁徙的普通百姓,是曹操屯田的民源。

考虑到刘标会阻止迁民。

曹操又下达军令:若刘标派兵阻止,则以民威胁。

如此“胁民迁徙”,可让刘标投鼠忌器。

不得不说。

曹操这一招,是专门针对刘标的。

乱世中。

民不如狗。

执掌权柄的,让民迁徙,民就得迁徙。

至于迁徙途中会有多少人饿死、病死、累死......

那通常不是执掌权柄的人会考虑的。

唯独刘标除外。

刘标要迁民,不会强迁,而会以利益诱惑。

同时还会提供钱粮,以保证迁徙途中的度用。

虽然也会死人,但一个是主动迁徙不幸,一个是被动迁徙枉死,本质是有区别的。

曹操这损招,对旁人无效,对刘标却是奇效。

曹操赌刘标不敢在士民迁徙的时候出兵追击!

军令下达。

仓亭津跟陈宫对峙的史涣,山阳郡跟吕布对峙的夏侯惇夏侯渊,汝南的满宠,纷纷开始执行迁民和撤军的军令。

曹纯也带着虎豹骑南下宛城支援曹仁。

闻得夏侯惇返回、曹洪又引兵来陈留。

刘标在陈留虚晃一枪后,又返回了睢阳。

曹操坚壁清野的战术防守,刘标和庞统早有预料。

战线太长,是不利于防守和反击的。

“曹操不仅退兵,更在强迁士民,是否要派兵阻止?”庞统这次没有言对策,而是直接询问刘标。

按庞统的想法,是必然要派兵阻止的。

只是考虑到刘标对百姓的态度,又暂时扼制了纯战术思维。

刘标不假思索:“曹操连城池都让出来了,我们不能催得太紧。”

“可派人去各处传檄,让百姓慢慢走,不要急,有愿意留下来或者去徐州的,朕都欢迎。”

庞统点头应诺。

这是个被强迁的士民一个自我选择的机会。

想跟着曹操走,刘标不会派兵阻止。

不想跟着曹操走,就想办法留下来。

庞统又道:“曹操紧缩防线又迁徙士民,定是想坚壁清野,以此增加我军补给难度,想令我军粮尽退兵。”

刘标哂笑:“不论是粮尽,还是退兵,曹操都小觑朕了。”

“积粮十余年,可供大军度用六七年之粮,又岂会粮尽?”

“退兵就更不可能。高干举兵响应朕,朕又岂能放弃高干?”

“倘若放弃了高干,今后还有谁会举旗响应朕?”

这次用兵的导火线,是袁谭说降了高干。

倘若退兵,固守壶口关的高干就等于被刘标给放弃了。

若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