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香饽饽 > 第374章 拳匪团灭,新军练成,剑指领邦

第374章 拳匪团灭,新军练成,剑指领邦

高一些,但,也不会到太夸张的地步。

这极大地,提高了官兵们的热情,

尤其,联军脱离了“豪强私兵”的概念,

不再具有“为豪强卖命”的意识,

这个时候,陆远趁机打出,“为自己也为其拉更美好的明天拼搏”的口号,

逐步逐步地将联军官兵,塑造成类似大漂亮“国民警卫队”的概念。

联军大力整顿的同时,邦城和十八镇的民政系统,也在试行“推举制”,

人民的事情人民办,人民的代表,人民自己选……

对于这些细枝末节的改变,其拉八方董事会,并不担心,

毕竟手里,掌握着两万只刀把子,

要是有人敢拆台瞎搞,大伙也不介意,

让他们尝尝,什么叫作“从天而降的正义铁拳”!

陆远一边通过洋人,购买军火,一边自己打造小钢炮,作为最简单的火炮,迫击炮简单又实用。

反正,图纸都在他脑海里,煤厂也有简单的加工设备,

于是,土法上马,多快好省,陆远铸造了五六门青铜迫击炮。

看着模样挺笨重,但是,结实耐操,

挑选出的炮兵小队,在一个多月的训练后,准头还不错,

一门青铜迫击炮差不多三百斤,必须有专门的马拉大车运输,

有鉴于此,陆远又铸造了一批“掷弹筒”,

这玩意就是小型迫击炮,份量大大减轻,一支不到十斤,完全可以随身携带。

另一个就是手榴弹,这玩意更简单,

铸造好弹壳,加上木柄,填上火药,

再插上一根引火线就成,连不识字的大爷大妈都会做。

三个月,一晃而过,

两万联军官兵,精气神大为改观,

其中,火枪六百杆,迫击炮十门,掷弹筒三百支,手榴弹四千枚。

当然,会打火枪的枪手,六千人,

炮击炮手一百人,掷弹筒手九百余人,至于手榴弹嘛……是个人就会扔。

八方董事会,应邀前来观摩新军的军事会操,

通俗来说,就是军事演习,

尽管不是打实弹,可多少能看出一点门道。

第一天,是分列式,再加上五公里越野行军,

各位董事,看得目瞪口呆,

哎呀呀!

沈北玄这小子,还真有一手!

几天不见,联军脱胎换骨了,完全能算得上,天下有数的强军了!

拿下郡城,看来不是奢望!

第二天,优秀的骑兵、弓弩兵、火枪兵、迫击炮手、掷弹筒手和手榴弹投手,逐项展示,

骑兵就是后世的装甲部队,主打一个快速包抄,分割包围,

弓弩兵和火枪兵,主要用于大范围阻击或突击,

炮手、掷弹手、投弹手,主要用于障碍清除,简单说就是攻打坚固的防御工事,

哇哇哇!

兵强马壮,远近兵器火力兼备……试问,谁还敢看我们的眼睛,哪有胆啊?

第三天,进行两场对抗演习,

上午是野外遭遇战,

演习开始,蓝方担任防守,红方负责进攻,

按照以往冷兵器时代的战法,

双方都会大队人马对冲,短兵相接,白刃战,直至分出胜负。

进入火器时代,变成排队枪毙的三段射,

其实胜负的本质上,和冷兵器没多大差别,

但,陆远做出了战术革新,

进攻方不再大队冲锋,而是三五成群,以散兵线的方式匍匐前进,

找到对手防线的薄弱点,再集中力量发起猛攻,

如此改变,不但能大大减少进攻方的伤亡,作战效率也得到了成倍提升,

最终,红方以足两成的伤亡不,拿下阵地。

下午四城镇巷战,

知道什么仗死亡率最高吗?

没错,就是城镇巷战!

只要守军士气不蹦,不管攻方来多少人,伤亡比几乎都是一换一。

但是,现在不同了,

陆远特地训练了一支巷战特攻队,人数不多,就一千整,

这一千人,是诸兵种合成部队(骑兵除外),

城市巷战,骑兵没法发挥出速度优势,体积又大,相当于活靶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