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心想:“我只是想摸鱼而已,现在招惹了他们,李浩以后还怎么摸鱼呢?”他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种新情况。
他知道自己的性格,不善于与人交流,但他也不想因此失去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
然而,李浩并不知道的是,张翔其实是公司股东的儿子。
他之所以隐瞒身份,就是想在公司里凭借自己的实力闯出一片天地。
早知如此,李浩一定紧紧抱着他的大腿不松手。可惜这天降的福分,他不知道能不能把握住。
李浩的同事们内心都充满了担忧。
他们看着李浩,以为他会因此而感到绝望,甚至有可能选择离开这个充满压力的工作环境。毕竟,张涛和王主管的打压并不是一般的严厉,他们的行为让许多人都感到无法忍受。
相比于其他普通员工,实习生在公司中的境遇更是如同走在薄冰上,每一步都需谨慎。
他们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还要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其中,有两位实习生尤其引人注目,他们与李浩是同一所学校的校友。
因此,他们自然而然地对李浩产生了深厚的情感纽带,将他视为自己在异乡的依靠。
这两位实习生对组长和王主管持有强烈的反感态度。
认为,作为同一所学校的同学,李浩就是他们的袍泽。李浩平时工作表现不错,不应该像现在这样被随意指责和批评。
这种对李浩的维护之情,源自于他们对校园生活的怀念和对同窗情谊的珍视。
然而,这种天真的想法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他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走出校园后,社会上的竞争和压力远比校园内要残酷得多。
职场上的人际关系也远比校园里复杂得多,不是简单的互帮互助就能解决问题的。
他们可能还沉浸在象牙塔的美好回忆中,却忽略了现实世界的残酷和无情。
然而,李浩并没有像同事们预期的那样选择屈服。
相反,他选择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应对这种压力。他开始故意拖延工作的进度,对待任务也变得敷衍了事。这让他的同事们感到十分惊讶,他们不明白李浩为什么要这样做。
然而,李浩有自己的理由。
他明白,张涛和王主管的打压并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想要削弱他的意志,让他屈服于他们的压力。
李浩不愿意这样做,他坚信自己有能力应对这种压力,而摆烂就是他选择的应对策略。
组长张涛站在李浩办公桌前,他斜眼盯着李浩,眼神之中满是不屑与嘲讽。
看到李浩如此消极,张涛和王主管更是得意洋洋,仿佛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李浩的心沉到了谷底,刚刚,他悄悄地在电脑前摸鱼,浏览着一些和工作无关的网站,享受着短暂的放松时光。
然而,张涛却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身后,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一眼就看穿了李浩的小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