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文学 > 重生1979从养猪开始 > 第349章 沈家庄没钱了

第349章 沈家庄没钱了

第349章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适合当他们的领导干部,他们心里其实非常清楚,这一次联合村成立以及联合村干部选举,就是一个例子。

他们相信沈家庄的路顺风,相信沈家庄的沈继武,也相信张传文,相信张建设,就连赵德柱也愿意相信,因为他们平时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大家看在眼里。

张传文是负责沈家庄的财务工作,他经手的钱,每年数以亿计,只要他稍微动点歪心思,可以捞不少钱,可问题是,张传文从来没有多占生产队一分钱的便宜。

当然,这是路顺风这个大班长带的头好,其他生产队干部最喜欢的就是迎接上级领导,从而可以光明正大的吃吃喝喝,可问题是,沈家庄这样的村庄,接待有自己的接待规格。

以原沈家庄与赵庄,合并成立第一大队,以刘庄与贾庄,合并成立第二大队,以潘周庄和张桥合并成立第三大队,以易寨和武楼合并成立第四大队。

这四个大队成立以后,又接着选举出代理大队长,以及各分组组长,这些新干部选出来之后,马上走马上任。

路顺风这段时间并没有闲着,他是每天前往沈家庄联合村各个分组都去考察,因为常年基层工作,路顺风非常清楚,现在沈家庄联合村名义上是一个村,事实上是一个小乡镇,人口方面比某些乡镇还要多。

其实越是穷的地方,宗族观念越强,法律观念越弱,因为村民素质问题,也有思想问题。

路顺风每到一个组,也就是原来的生产分队,路顺风都会在新选出来的组长带领下,前往当组生活最穷最困难的百姓家里,实地看一看,了解他们的真正难处。

路顺风这一次下去考察,足足用了半个月时间。这半个月的时间内,路顺风还真发现不少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这六个村,基础建设比较差,沈家庄以前也穷,可问题是再穷他们守着县道,可以通过县城直接到达滨河县城。

这六个村二十七个生产分队,特别是易寨和武楼这两个村,好几个组,连渣土路都没有,所谓的路,就是有走得多了,才变成了路。有些山路,勉强可以通骡马车,连小汽车都走了。甚至最困难的地方,连这种小路都没有。

更让路顺风揪心的问题是,不少村落的房屋,现在都是危房,北方省雨水少,这是现实,就怕天气反常来一场暴雨,在后世,路顺风可以亲眼见过沙漠里发水,老天爷如果真想发威,人类是没有办法的。

路顺风考察结束,这才召开工作会议。

路顺风听从沈继武、赵德柱、张建设以及张传文汇报他们各自负责的部分内容,赵德柱是负责农业养殖生产方面。

路顺风直接问道:“负责干农活儿的和搞养殖的人员都挑出来了没?”

赵德柱认真地道:“挑出来了,具体的名单已经上报到了村里!”

路顺风笑道:“那各个小组的社员们有没有意见?”

赵德柱道:“有个别社员确实对岗位分配存在意见,我们尽量与之协调,目前来说大家对于这样的岗位分配,整体来说还是很满意的!”

路顺风道:“那就好,我们组建联合村就是为了提升生产力,就是为了让大家的日子更好过,因此切记不能忽略广大社员群众的感受,别整的怨声载道的,那就没意思了!”

赵德柱道:“放心吧,我们会注意的,绝对不会发生这种事情!”

“那就好!”

新成立的联合村,第一件大事就是成立村代表,这些代表每个小组共计四人,由各小组选举产生,不是干部身份,可以参加村民代表大会,联合村一旦有主要行动,将由联合村领导班子,以及村民代表参加会议,协商决定。

村代表拥有向村干部提意见的权力,村代表一旦超过半数,村干部必须拿出解决方案。

就在村代表刚刚选举产生,沈家庄联合村就开始了春耕的准备,各大队派出各大队的骡马车,前往沈家庄拉粪,这是联合村新村民的第一项福利。

沈家庄还真不缺粪,特别是猪粪,一头猪一天可以产出四五公斤粪便,而沈家庄养猪场现在有十二万头猪,每天可以产出五六十万斤猪粪,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如果是城里市看到猪粪,那就会感觉恶心的不行,可是农村人却非常喜欢猪粪,有了猪粪就代表着庄稼有了好收成,同样的田地,上不上粪的区别还是满大的。

经过自然发酵的猪粪,变成了深黑色的泥土,这玩意儿可都是上好的农家肥,将它们撒到田地里,再翻一遍地,来年收成至少能增加两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