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叛徒
“回晋国?”
临近冬日,萧砚顺着长廊走进来,身上衣甲略还带着几分寒气,几名本要迎过来的女侍束手立在远处,却是无人来打扰眼前这一幕。叁叶屋 追醉欣璋洁
实际上,巴戈叩首于地的这一幕,也着实让人吃惊。需知道,巴戈入府这一年来,旁的人不说,府中的人却是晓得她尊上而慢下的脾性,在下人面前,她向来都是要略微摆谱的,哪里会让她们有机会看见自己卑微的样子。
萧砚一时驻足回头,只是波澜不惊询问:“你用什么身份回去?”
巴戈失措抬头,眼眶竟已泛红,不过低声道:“请大王恩准。”
萧砚稍稍皱眉,但并未马上言语,叫她起来跟随自己步入后方庭院的偏室后,才一面让她帮自己卸甲,一面道:“李克用已死,你回晋国一事,倒确实无需像之前那般有所顾忌。不过问你一言,你回去后,又能做什么?”
巴戈小心偷看了萧砚一下,但片刻后,也唯只是低头不语。
萧砚瞥了她一眼,静等了片刻,径直迈步离去。“比你来之前,晋国已然大不同,有些事也不可能浮于表面,望你好自为之。”
随着其人话音落下,外间恰才寻来的姬如雪似乎瞬间就明了了,先是看了眼偏室内身姿绰约,装扮模样亦越来越似汉人的巴戈,复而看向萧砚,稍有些欲言又止,但萧砚面无表情的过来,只是牵着她的手便折身而去。
巴戈再度抬起头,一时有些恍惚,却是几度想要出声,但看着萧砚伟岸的背影毫无留恋的远去,到底只是兀自浑身冰冷的咬嘴沉默了下去。
万般言语,解释,化作最后,也不过是对着萧砚离去的方向一揖而拜罢了。
而既得萧砚允准,巴戈便立即着手动身,不过只套上了一件冬日间出行的袍子皮披风,又带上了自己的随行短刀,饲养的血色小蛇,便趁着天色尚早,径直寻了一匹黄鬃马,在向府中女帝几人道别后,只收了一些赠物,就一路出汴京北门而去了。
至于期间千乌相送,以至巴戈那位名义上的姨丈臧和在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以至于乞求挽留等等琐事,自然不必赘言。
大梁虽与晋国对峙接近一年,但毕竟战事平定,又顺利度过了今岁秋收,所以大体还算安宁,南北往来通透,鲜有意外之事发生。
巴戈单骑渡河向北,不过数日便经邯郸向西过太行山进入潞州治下,入了潞州,她这个通文馆礼字门下要人的身份也得以再次激活,她一年前离开晋国时安排的心腹手下也便顺其自然的重新联络上。+j.i_n?w-a!n`c~h/i+j/i?.^c?o!m!
不过萧砚所说的晋国已然大不同并非虚言,所谓物是人非,晋国的局势演变已经到了让巴戈都陌生的地步。
李克用突然薨殂,潞州自然全面警备不提,所见州县亦风声鹤唳,原本遍斥河东的通文馆门徒几乎是一朝丧尽,再难看见,而北面亦有一波一波军马向南而来,俨然是要稳固潞州、太行一线防备梁国。
与之相对应的,城镇、乡野中,也随处可见晋国军士驰马而过,或是搜寻、羁押等等不一而足。而这种放在以前必然是由通文馆代劳的事演变成了如此,巴戈又何尝看不出通文馆如今的形势。
好在通文馆固然看起来势微,各地的据点也多有被放弃与查抄的地方,但无论是太原朝廷,还是不知有没有回朝定局的世子,到底是理智的。既然威胁最大的圣主李嗣源已然身死,那么通文馆就还是晋国可以控制、倚仗的利器,又怎能自毁长城呢?
“如此说来,如今通文馆掌权的,依然是我们门主?众人皆知门主与圣主交好,世子敢放心门主?还有四门主何在,怎不是他来掌权?”
仪州治所辽山县,所谓仪州通文馆驻所内,眉眼锐利,褐发高束,一身黑衣戎袍的巴戈高坐主位,手间把玩着赤蛇,只是冷着脸望向左右几个比起之前还少了四五个的心腹手下。
以通文馆制,各门下设都尉一人,校尉二人,各个校尉又辖有主计、领旗、司库、谍主、察子五个定员不等的属吏,用以代管麾下门徒。
如礼字门下,都尉巴尔,校尉自然便是巴也与巴戈,而巴戈麾下,又有总计八九个属吏,都是她多年培养提拔起来的心腹。
而这几个得了召唤,复而从各处匆匆汇聚于此的属吏,显然不知自家上司为何消失一年,又为何突然现身,以至于有些失措。而后更见同僚比起一年前少了约莫一半,情知巴戈脾性的众人又何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