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倒觉得是自家女儿的机会来了,正想着回去叮嘱姐妹俩到刘家时好好表现,却听老太太吩咐张嬷嬷,让她去孟清泠那里一趟。
杨氏心头一跳,忍不住问:“清泠最近这样,您还准许她出门?”
还不是二孙女不争气,白去了趟金元池,仍只有一个郑家可选,老太太听从老爷子的指示,决定再给小孙女最后一次机会,带她去刘家做客。
老太太道:“阿月跟她关系不错,你等会去跟阿月说,让她劝一劝阿泠。”
如此忤逆的孙女,屡教不改,老爷子跟老太太竟仍在指望她,仍没有把自己的小女儿排在第一位,杨氏很是不满,淡淡道:“您都无法左右清泠,阿月能如何劝?她本话。”
老太太沉下脸:“不行的话,让她去见一见老爷子。”
就大女儿那胆识,只怕要被老爷子吓哭,杨氏忙道:“儿媳会叮嘱她的。”
从正房出来,她去了后罩房的东次间。
孟清月正在嗑瓜子看话本,见到母亲忙站起。
杨氏提起话本往旁边一扔,说道:“你祖母要带清泠去刘家做客了,你是她堂姐,又常与她来往,肯定希望她将来能过上好日子,对不对?”
孟清月不明白母亲为何这么问,点点头:“对。”
“那你得劝清泠啊,让她不要再继续剪纸,我们孟家人了解她,不会往坏处想,可旁人知道就不同了,你看哪家的闺秀会成天剪纸的?不都在学女红,学规矩?阿月,你跟她亲近,一定要劝她,让她有个闺秀的样子!”
孟清月为难:“我,我不知道说什么。”
之前她已经劝过,还问过妹妹,一点用都没有。
“你啊!”杨氏拧了她一下,“你天天往她那里钻,什么办法都想不出吗?”
孟清月缩了下:“我再试试……”
杨氏厉声道:“什么试试?你必须要办好这件事!”
孟清月看着母亲离开,捂着脑袋叫了一声。
那可是孟清泠啊,她这么笨的人哪里想得到办法劝她?
泠泠,她到底为什么变了?
别说她,服侍孟清泠多年的枫荷也不明白,好在今日姑娘总算可以出门。
她喜滋滋给孟清泠上妆。
银花则忙着挑选首饰,只是无论取哪一支,孟清泠都说“好”,她一时没法选择,急得脸都红了,小声问:“姑娘到底想戴哪支簪子?奴婢笨,猜不到。”
孟清泠莞尔。
她自己是真觉得哪支都行,反正又不想惹人注意。
“这支吧。”
很普通的金瓜果如意簪,银花愣了愣。
枫荷微皱了下眉,飞快拿起金累丝支嵌宝牡丹花簪替孟清泠插上:“请姑娘恕罪,但奴婢实在想劝姑娘一句,难得外出,还是别太敷衍了,一会儿又惹老爷子老太太生气。”
处处替她着想的枫荷终于忍不住了。
孟清泠轻声一笑:“你早晚会习惯的。”
“……”
她一点不想习惯!
小半个时辰后,主仆三人从西次间出来。
到了正房,老太太看孟清泠一眼,没发话。
杨氏与两个女儿站一起,此时打量着她道:“这样才对嘛,清泠,老太太已经对你足够宽容,你一向明事理,应当知道怎么做。”
“多谢祖母宽宥。”她依然只说这一句。
老太太:“……”
孟清月生怕祖母又责罚堂妹,忙道:“时辰不早了,我们快出门吧!”
老太太沉着脸起身。
等到门口时,杨氏朝大女儿使了个眼色,扶着老太太上了马车。
姐妹三人坐另外一辆。
孟清月一上去就掏出桂圆干给孟清泠吃:“泠泠,这是益智补脑的。”
孟清雪:“……”
姐姐该不会真的以为堂妹变笨了吧?
孟清泠没拒绝:“好甜。”
“你喜欢的话多吃点,我带了好些呢。”孟清月拍拍自己腰间的荷包。
一副要把孟清泠脑子补好的架势,孟清雪心想,最近堂妹是不同于以往,但肯定不是真的变笨了,她必然有其目的,只是很难猜到。
“上回在魏国公府,我们与刘夫人只说了一句话,没想到竟会邀请。”她故意告诉孟清泠。
前世并没有发生这件事,说实话,孟清泠也很好奇刘家是出于什么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