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得走着走着就没了,若非迫不得已,谁愿意去呢?
队伍渐行渐远,前头已经消失不见,尾巴刚刚出城而已。
就在中间的车队行至一片农田旁边时,一辆车上的人忽然跳了下来,撒脚就跑。
中高层有希望建功立业得封国,底层可真就是玩命了,特别是被强迫的工匠们。
一些人想着有一天打回来,一些人想着封国后继续作威作福,大部分人只是随波逐流,而有那么一小波人,是不想离开故土并且付诸行动的。
不远处,元兵看到有人逃跑,立刻策马追赶。
只是农田刚刚灌水,战马深一脚浅一脚,确实没人跑的快。
“下马,务必抓回来!”领头的元兵喝道。
军兵行动快捷,很快就把逃人抓了回来。
不一刻,消息送到了铁穆耳面前。
铁穆耳毫不犹豫地说道:“未经允许而私自脱离队伍者,斩立决,首级传示前后!”
鼓动大军远行,利益是诱惑,威逼同样不可或缺,若是放任几人逃离,恐怕效仿者众,没了工匠的支持,火药、枪炮用完了,西征大业十有八九也就完了,所以铁穆耳不敢犹豫。
很快,几个逃人被斩杀,骑兵举着首级前后展示。
“蠢货,晚上跑啊。”袁西清暗骂了一句,随即看向了旁边的汪嗣昌。
汪嗣昌虽然只是个百户,然而是陇右巩昌府的嫡系子孙,从汪世显起,代代显贵。
如今局势不好,汪家决议派出一部分嫡系西迁,以保证家族香火不绝。
待到陇右,汪嗣昌至少会变成千户,哪怕在西征军中也不容小觑,所以袁西清主动凑了上来。
大都百姓都被西征军的出发勾住了注意力,皇城司的探子们同样如此,这就忽略了沽水河面上的动静。
二百多条大海船在水流的带动下,缓缓地向东驶去,而沽水的尽头是渤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