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铁穆耳西征
“爹,你保重,儿子会好好的。”
“大郎,此去万里迢迢,一定要保重身体。”
“娘,西方各国不堪一击,儿子去是建功立业的。”
“三郎,记住,保存香火最重要。”
西征军即将开拨,军兵百姓拉着家人,依依不舍。
城头上,真金同样拉着铁穆耳,道:“此去万里迢迢,保重身体为要。
另外,你不止是一军之主,更是一国之主,既要保证眼前的胜利,也要保证长治久安,切不可急功近利……”
铁穆耳不断点头,一一应下。
到了出发的时候,铁穆耳拜下磕个头后,起身下城。
其实两人不知道,若非宋国小皇帝横空出世,铁穆耳已经安然登基称帝,并且给真金上了庙号。
如今忽必烈早早死了,真金当了几年皇帝铁穆耳没机会成为大元第二任皇帝了。
铁穆耳下城翻身上马,领着大军出发。
绵延不绝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军兵骑马,工匠百姓坐大车,那些宗室各自有车,倒是不必挤在一起。
队伍里,忽都鲁揭里迷失揭开车帘看了眼大都城墙,却觉得高耸的城墙是那么的遥远。
忽都鲁揭里迷失扭头看向王源,说道:“记住,这是你母后的故乡,我希望伱有一天能够带我回来。”
“母亲放心,我一定能够带你回来,并且恢复高丽!”王源拍了拍马鞍后的火枪,继续说道:“西方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儿臣定能打下一番基业。”
从原来高高在上的一国之母沦落为丧家之犬,忽都鲁揭里迷失一度十分沮丧,然而在忽必烈的教育下,她把所有心思放在了王源身上。
复国!
于是,她利用从高丽带回来的金银邀请名师教导王源,又寻找高丽遗民修建私军,只是愿意投效她母子的不多,仅有五百余人而已。
复国还没头绪,宗主国却没了,忽都鲁揭里迷失一咬牙,决定随铁穆耳去西方。
为了鼓动官民西去,真金颁布了法令:谁招募的军兵属于谁,谁打下的地盘属于谁。
忽都鲁揭里迷失以为,只要打下地盘慢慢发展,迟早是能够再打回来的。
随同铁穆耳西去的十余万人,大部分抱着这个想法,毕竟西方那帮菜逼,没枪炮都是予取予求,有枪炮还不是为所欲为?
道路两侧,许多百姓伴随着队伍缓缓向前,与家人依依惜别。
“兄弟,万里迢迢,务必保重!”丁锦贵说道。
“放心吧,我一定会回来的,即便我回不来,我儿子孙子也不会忘记出身的。”袁西清回道。
丁锦贵说道:“说不得有一天我会去找你。”
“我等你!”袁西清笑道。
两人对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似乎是送好友去西方寻找富贵得机会,只是旁边的元兵不知道,这两人其实是宋国皇城司密探。
随着元军一败再败,皇城司在元境安排密探容易了许多,因此铁穆耳西征的消息很快就被送了回去。
这没法阻止。
走山西,入陇右,过西域后继续往西,全程都在元境内,除非宋军插了翅膀才能阻止这次西征。
既然阻止不了,那么就借机安插人手随行,好查探西去沿途的地理人情。
二十多名密探奉令报名,随军西去,袁西清也不知道其他人是谁,丁锦贵也知道自己直属的三个人而已。
队伍里,孔思晦同样回望着大都,随即把头扭向东方,似乎看到了山东的曲阜老家。
他随孔洙留在大都,孔洙病逝后,继承了衍圣公的名号,若是以前,自然是天下敬仰,如今也就那么回事。
宋国把孔家扫荡的七七八八,仅剩三十个人,勉强维护祖坟罢了,地位就别谈。
如今大元这条船眼看着就要沉了,继续待在上面无疑时不明智的,然而别人可以投宋,孔家似乎并无必要。
不受待见,何必呢?
良久,孔思晦叹了口气。
旁边的孔治说道:“我等尽心辅佐晋王,必然得居高位,何愁之有?”
“叔父,你真以为晋王能够守得住基业嘛?”孔思晦低声问道。
孔治不能答。
“还是要尽心辅佐晋王。”孔思晦说道:“待安定下来,当广传儒学,化西方蛮夷入华夏,如此,即便不能证明晋王之正统,亦可证明圣人教化之功。”
“此言大善!”孔治恨恨地说道:“姓赵的轻视儒学,我等便证明给他看!”
万里迢迢路